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历代赋辞典

登楼赋

书籍:历代赋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5 03:20:4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历代赋辞典》第246页(3487字)

【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xì)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xiè)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译文】:

登上这座楼向四处远望啊,暂且乘这闲暇之日来消散心中的忧愁。

看着这座楼房所处的地势啊,确实是显豁开阔,能和此地相比的很少。城楼临近清澈的漳水支流啊,又倚靠着曲折的沮水中的长洲。

背对地势高而平旷的广阔原野啊,面向低湿而沃美的河流。北面直到陶朱公的墓地,西面相接楚昭王的墓丘。

鲜花果实覆盖原野,庄稼长满了田畴。这里虽然确实富美,但不是我的故乡,又何尝值得我作片刻停留?

遭世乱而迁徙流亡啊,到现在已度过十二个冬春。

心中念念不忘地想着要返回故乡啊,谁能经得起如此之深的忧愁思念?靠着门窗前的栏杆向远处眺望啊,迎着北风我敞开衣襟。放眼望着平阔辽远的原野啊,视线又被荆山的高峰遮隐。

道路曲折绵延、漫长遥远啊,河流既是那么长,河水又是那么深。

家乡被阻断隔绝令人悲痛啊,禁不住泪落纷纷。当年孔子困在陈国时,曾发出过“回去吧!回去吧!”的叹息之音。钟仪被囚晋国仍然弹奏着楚国的音乐啊,庄舄富贵了,可病中仍发出越国的呻吟。

怀念故土是人们的共同感情啊,哪里会因穷富而变心?

日月光阴一天天逝去啊,要等待太平盛世不可预期。只希望王朝统一平定啊,我也能凭借大路驰骋尽力。所害怕的是像匏瓜那样空挂在那里没有用处啊,担心像井水经过淘净仍无人食用。

在楼上漫步徘徊啊,太阳很快就要落去。四面萧萧瑟瑟地刮起了寒风啊,天色暗淡惨惨凄凄。野兽惊恐奔跑寻找同伴啊,鸟儿也鸣叫着鼓翅飞起。

原野寂静无人啊,只有外出远征的行人还在奔波不息。我受到感动而触发心中的哀伤啊,一派悲痛凄惨的心绪。沿着楼梯慢慢走下来啊,胸中充满了郁闷之气。直到半夜仍不能入睡啊,翻来覆去惆怅不已。

。【评介】:

建安时代,是辞赋创作风气的转变时期。

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辞赋,不仅在接近生活方面更为广阔,而且在题材、体式和风格方面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伴随这一变化的,是咏物小赋的迅速发展以及赋的抒情化特色的明显增强。同时,在辞赋的体式上也更为短小精悍。

在这一赋风的转变过程中,“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同当时的其它赋作一样,王粲的抒情小赋所表现的思想情绪主要是时代所造成的社会苦难和个人的精神苦闷。贯穿其中的总的基调是“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言”(《文心雕·时序》),是“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文心雕龙·乐府》)。

最能代表他的这一创作特征的就是《登楼赋》。作者在此篇赋中写了自己在荆州登当阳城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才志报负不能施展的感慨。

王粲出身名门。

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曾位列三公,他的父亲做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他本人也同封建社会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把为封建统治政权干一番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但是,在东汉末年的大动乱当中,他的理想无从实现,才能也无处发挥。

董卓动乱不得已从长安逃到刘表的荆州地区避难。由于当时只有这一地区还较为安定,所以,他便把希望寄托在刘表身上。而刘表“外貌儒雅,心多疑忌”。对王粲这样的名门公子,虽尚能礼遇,却根本谈不上重用。

刘表还以貌取人,而王粲又偏偏仪表略差,这就更为刘表所轻慢。随着岁月的流逝,王粲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

《登楼赋》就集中表现了他当时的这种苦闷心情。

全文开篇就点题,坦率地指出登楼就是为了“销忧”。

接着作者紧紧围绕“四望”,抓住了具有特征的几种景物,集中描述了在城楼上所见到的四方美景,展示了荆州地区的辽阔壮美和宜人的风物。使读者也随之陶醉在这富饶美丽的景象之中。但是,作者的笔锋突然一转,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而结束了第一段。于是,荆州地区越是富美,作者就越不愿在这里久留,也就越发衬托了他思乡的心切。

因此,对富美景象的描述,便构成了作者表现思乡之情的艺术烘托,从而引出了作者之所忧乃出于对故土的思念。

第二段是对思乡忧愁心情的集中描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作者首先交代了离乡的原因和离乡的时间。

因动乱而被迫离乡,而且久久不能归乡。这就比一般的离乡更令人忧思感伤。

因而“情眷眷而怀归兮,孰优思之可任?”从而为进一步抒发忧思之情作了铺垫。同样是站在城楼上,但此时却由对四处景物的观望发展为对故乡的遥望了。

这正是借登楼“销忧”到“忧更忧”的过程。作者面向着故乡,敞开自己的衣襟,让来自家乡的风吹拂自己的心胸。

想到阻塞隔绝,不能还乡,他又不禁潸然泪下。写到这里,那种怀乡的忧思伤感已经表现得很深刻了。

但作者仍未止笔,又以孔子、钟仪和庄舄三人怀乡的故事作比喻,进一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强烈眷念。穷达虽异,而怀土情同。这是多么可贵的思乡之情啊!

中国古代的文中,思乡之情和失意之感往往是互相联系、相为促进的。第三段一开始,作者就由思乡之情引出失意之感。时光如流,人生短暂,太平盛世无望等待。而他却仍希望国家安定,以便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干一番事业。可是,在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可能性之间却产生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动乱的现实使他更加担忧“匏瓜徒悬”、“井渫莫食”,虽有才能而无所用。

写到这里。作者的情绪更加强烈。开始写登楼“四望”是为了“销愁”。接着写凭栏“遥望”则“忧更忧”。

而这时作者却在楼上徘徊不已。不仅忧思未销,反而更加凄怆悲愤。此时,天已见晚,日暮、风紧、兽走鸟飞、原野沉寂,只有远道的行人还在奔波。好一派“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萧瑟景象!这怎能不使他的思乡之情和失意之感更加沉重?也正是这种悲伤苦闷的情感,使他“夜参半而不能寐”,“怅盘桓以反侧。”

《登楼赋》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景物描写。文中每段都写景,不仅写得形象、清新、极富特色,而且写得十分精练。

这里有北而无南,取西而舍东。看起来不够全面对称,实际上正是要略去那些多余之言。

然而,作品更为突出的是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这篇赋有三个段落,每段都表达了作者一个层次的思想感情。景物描写也随作者感情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第一段的景物描写重在衬托作者心中的“显敞”和“信美”。

所以就写了“通浦”、“长洲”、“广陆”、“沃流”、“华实蔽野”和“黍稷盈畴”等。第二段的景物描写重在配合“怀归”、“怀土”之思。

所以就写了“平原远”、“路逶迤”、“高岑”等。

到了第三段,作者的心情已经是“心凄怆”、“意忉怛”。

所以景物也变为“风萧瑟”、“天惨惨”等。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这种配合感情发展的、有层次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很高的艺术技巧。

晋代陆云在同他的兄长陆机切磋文章技巧时,说“《登楼》名高,恐未可越尔”(《与兄平原书》)。刘勰在谈论“魏晋之赋首”时,也以王粲列为第一家。宋代朱熹则认为《登楼赋》犹过曹植、潘岳、陆机愁咏、闲居、怀旧众作,盖魏之赋极此矣”(《楚辞后语》)。由此可见《登楼赋》及其作者在辞赋的发展史上,在整个建安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鹦鹉赋 下一篇:历代赋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