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广西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名词词典》第55页(3002字)
【全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生卒】:1870.4.22—1924.1.21
【介绍】: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劳动群众的伟大导师,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
原姓乌里扬诺夫,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父亲是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哥哥因谋刺沙皇被处死刑。1887年列宁中学毕业后进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数月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逮捕流放。
约一年后回喀山,开始研究《资本论》。1889年迁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组织了当地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始进行大量的思想和组织工作。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工人阶级作为最先进、最革命阶级的作用,提出了工农联盟是实现革命任务的主要社会力量的思想。
1895年列宁将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统一起来,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在俄国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同年12月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在监狱和流放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899年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系统地深刻地批判了民粹主义。1900年初流放期满,7月出国。在国外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个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01-1902年写成《怎么办?》,批判了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否定政治斗争的机会主义观点,阐述了革命理论和政治斗争的作用与意义,彻底批判了伯恩施坦主义的俄国变种——经济主义。
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经过斗争,使大会通过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少数派)。1904年写了《进一步,退两步》,揭露和批判了在组织问题上的孟什维克机会主义,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全面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在7月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彻底清算了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全面阐明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路线,对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工农民主专政、革命转变等重要原理作了深刻的论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斯托雷平反动年代,进行了反对取消派、召回派的斗争,领导布尔什维克实行秘密工作与合法工作相结合的策略,并抵制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对俄国党内事务的粗暴干涉。
从1905年起列宁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代表出席第二国际国际局会议和国际代表大会,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后科学发展的成果,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年还写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1912年1月领导了在布拉格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移居瑞士,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上的理论与策略。1915年所写《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一国胜利的理论。
1916年所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还对民族殖民地问题继续探讨,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和纲领。
此时,他深入研究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写了大量的笔记、摘要、札记,后被编入《哲学笔记》。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4月初由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
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为教育和组织群众夺取政权展开了多方面的工作。8-9月间写成《国家与革命》,论证了国家的本质和特征,指出了无产阶级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创建新的国家机器方面的任务,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在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等问题上对机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随着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在9月下旬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亲自领导了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1月8日,列宁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主席。此后,列宁领导苏俄人民为巩固苏维埃政权,镇压国内阶级敌人的反抗,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8年3月,排除托洛茨基和“左派共产主义者”的干扰,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4月发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已大体上完成了镇压剥削者反抗的任务后,当前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对俄国的管理,拟订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纲领。3月遭社会革命党的反革命分子刺杀而受重伤。在1918-1920年,领导苏维埃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联合进犯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叛乱。
1918年11月写成《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揭露了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打着“纯粹民主”的旗号,攻击十月革命“毁灭民主”等背叛无产阶级的无耻谰言,论证了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在《伟大的创举》、《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文中,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此期间,列宁对各国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极为关注。1919年3月主持召开了第三国际的成立大会,后又直接领导了国际的头几次代表大会。
在国际“二大”上深刻阐明了民族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论述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重要思想。1920年4-5月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策略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理,为各国革命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途径。国内战争结束以后,适时使苏维埃俄国转入恢复国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轨道。1920年12月提出宏伟的电气化计划。
1921年初提出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民经济迅速好转。1923年1-3月,列宁口授《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重要论文,对苏维埃政权几年来的工作做了总结,指明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道路。1924年1月21日逝世。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的理论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