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学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12:1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149页(795字)

电影美学是研究电影艺术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所探求的是:电影是一门怎样的艺术?它同其它六门艺术的关系是什么?它自身的美学本性是什么?等等。电影美学成为一门学科,主要是在50、60年代以后。电影只有8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才成为一门艺术,到了20年代,有人开始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当时的法国电影先锋派和苏联蒙太奇学派在一定意义上的先锋和闯将。那时的电影没有语言,没有声音,着重是要解决画面的造型表现力问题。

苏联电影学派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和《母亲》成为当时全世界电影的瑰宝,而且他们也成为电影理论的奠基人。30、40年代电影理论逐步建立,传统的电影美学概念基本形成。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第一次出现了声音,标志着有声片的开端,此阶段也是电影大发展的时期。那个时期,美国电影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占绝对统治地位。苏联电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理论研究上也都引起人们的注意。30、40年代形成的电影美学概念,实际上表明了它的研究对象: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及电影本身的特殊性。

到了50、60年代,苏联和西方主要国家的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等等,都对电影发生了兴趣,更不用说那些作家、戏作家、文艺批评家了。不仅如此,一些自然科和技术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对电影产生了兴趣,并把它们那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带进了电影研究领域。

在苏联就有学者主张用控制论、信息论、符号论等方法来研究电影。我国电影美学的研究尚处在幼年时期,1982年国内电影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虽然从3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对基础理论研究不多,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

我国电影理论工作者郑雪提出了电影美学研究中的两对范略问题,即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电影美学和一般美学的区别和联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