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

书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6 01:34:28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第238页(794字)

十七世纪中,推翻明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极为严重,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民起义日益频繁。1628年、在连年发生自然灾害的陕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迅速发展到陕西全省和甘肃东部,涌现出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1633年,起义军自山西南渡黄河,转战河南、湖北、四川、陕西一带。

明朝调集大批军队围剿。1635年1月,起义军十三家七十二营的首领,在河南荥阳集会,共商战略。会后,以高迎祥为首的主力采用李自成的建议,联合兵力向东突围,转战中原。1636年,高迎祥牺牲,李自成代统所部号闯王。

后来起义军分为两支,一支由李自成率领,转战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河南;一支以张献忠为首活动于湖北、四川一带。1638年,起义军各部连连失败。张献忠等一度降明,李自成则坚持斗争。1640年各部又起,李自成领导的义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农民、城市贫民、手工业者的拥护,队伍迅速扩大,达百万之多。

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建立政权。1644年,攻克西安,改西安为西京,定国号为大顺。

同年3月19日,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张献忠也攻取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在很短的时间里,农民军控制了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但由于起义军胜利之后犯了骄傲的错误,再加上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巩固根据地,在起义军内部团结,对敌人警惕诸方面都暴露出致命的缺点,以致被吴三桂勾结入关的清兵打败,退出北京。李自成、张献忠先后牺牲,大顺、大西政权相继失败,所部将领大部分转入联明抗清斗争。这次农民战争推翻了明王朝,消灭了拥有大量土地的皇室、贵族和地主豪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