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2:43:4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550页(284字)

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

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如〔折杨柳〕、〔后庭花〕、〔虞美人〕、〔懒画眉〕等,遂成“曲牌”。从汉魏乐府、唐宋词调以及金元剧曲散曲、明清歌谣俚曲,曲牌多至数千个。

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

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如昆山腔、弋阳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上一篇:曲律 下一篇:曲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