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说

书籍: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04:25:4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第847页(377字)

中国先秦时代孟子提出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

他说:“故说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他认为,分析和评论诗歌的人,不能拘泥于文采、辞语,以致损害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更不能断章取义,曲解作品的真旨。

如何才能正确把握呢?就要“以意逆志”。这“意”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是说诗者的“意”,即“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宋朱熹语)。

这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对诗作的感受,并通过想象、体验和理解等心理活动,去把握诗作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意见认为是说作者的“意”,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清吴淇语),就是说要以诗人的思想去论诗中的思想。

前者强调文学鉴赏主体的能动性,后者强调文学鉴赏客体自身意蕴的客观性,都有一定道理。以意逆志说对后代文学批评与鉴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乙瑛碑 下一篇:弋阳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