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汉语虚词词典

书籍:古汉语虚词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1 18:00:19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虚词词典》第413页(2966字)

介词

一、介绍动作施行的工具、凭借、身份、数量等。

义即“用”、“凭借”。①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世说新语·方正》)——进人:任用人。退人:辞退人。

③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如:到。以刑徒阴见:以囚徒的身分私下会见。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东坡全集·教战守策》)——所以:用来……的钱财。

二、介绍动作施行涉及的对象或有关方面。

义即“把”、“同”。。

①伯楚以吕却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②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史记·留侯世家》)——以此属:同这些人。

三、介绍动作施行的原因。义即“因”、“因为”。①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丧:丧事。之:指代郑简公与子产

②刘公干以失敬罹罪。(《世说新语·言语》)——罹(lí):遭受。③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独存。

(《柳河东集·捕蛇者说》)——徙:迁居。

四、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或处所。义即“于”、“在”、“从”。①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汉书·苏武传》)③卫洗以永嘉六年丧,谢鲲哭之,感动路人。(《世说新语·伤逝》)④敌以东方来。(《墨子·迎敌祠》)——以:从。

五、“以”的宾语可在“以”前;宾语为疑问代词或指示代词“是”,常置于“以”前。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一以当十:以一当十,用一个抵挡十个。

②二野父争,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云粟,一人云豆。(《南齐书·傅琰传》)——食(sì):喂。③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天论》)④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六、“以”的宾语,有时不出现。①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以闻:把〔这件事〕报告给国君知道。②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民以殷盛:百姓因此而富足。

连词

一、连接两个并列成分。义即“又”。①季康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使民敬、忠以劝:让百姓恭敬、忠实又互相勉励。

②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集·赠徐干》)——圆景(yǐng):月亮。粲以繁:明亮而繁密。

二、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义即“来”、“以便”。①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②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世说新语·伤逝》)——王:王粲,字仲宣。

好(hào):爱好。送:送葬。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属(zhǔ):嘱托。

记之:记下重修岳阳楼的事。

三、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的结果。义即“使得”、“以致”。①余不听豫之言以罹此难也。

(《吕氏春秋·审己》)——罹(lí):遭遇。②昔秦缪公不从百里奚、蹇叔之言,以败其师。

(《汉书·息夫躬传》)——师:军队。

四、连接前后两项,两项间为因果关系。

义即“因为”。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贰于楚:有贰心而勾结楚国。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柳河东集·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清:冷清。

五、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①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汉书·食货志上》)——淫侈:靡费奢侈。

大贼:大害。②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者,就其如舜者。

(《韩昌黎文集·原毁》)——早夜:日夜。不如舜者:跟舜不一样的品行。③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河东集·三戒·黔之驴》)

六、用在“上”、“下”、“来”、“往”等词前,表示范围或时间。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语:告知。

上:高深的学问。②从今以往,勿复相思。(《乐府集·有所思》)③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辄捕系。

(《汉书·王莽传》)——自今以来:从今以后。

④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世说新语·赏誉》)——谁比:相当于谁。

指示代词

一、表示近指。义即“这”。①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汉书·娄敬传》)——唯以一太子一女:只有这一儿一女。

二、用在介词“于”后作宾语,询问处所。

义即“哪里”。①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诗经·召南·采苹》)——苹(píng):多年生水草。涧:山间流水的沟。

滨:边。②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到哪里寻找丢失的马?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程度之甚。义即“太”。

①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句义:三个月没有君主聘用便得去安慰,不是太急了些吗?②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史记·伍子胥列传》)——其以甚乎: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二、表示动作已经实施或情况已经出现。义即“已经”。①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四》)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河东集·封建论》)——秦制:秦朝的政治体制。

三、表示仅限。

义即“只”、“仅”。①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论语·先进》)——句义:至于修明礼乐,只有等待君子。俟(sì):待。

②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战国策·齐策四》)——寡有:缺少。

以义耳:只有义而已。

助词

一、分别用于两词前,表示两种动作或情状同时出现。

①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诗经·邶风·谷风》)——谷风:东风。

以阴以雨:天阴而又下雨。②欢欣踊跃,以歌以舞。

(《昌黎先生集·贺册尊号表》)

二、用于某些动词后,补足音节。①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荀子·王霸》)——及以:等到。若振槁然:像击落枯叶似的。②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句义:有毫厘般的失误,便会相差千里。

上一篇: 下一篇:古汉语虚词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