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装
书籍:中国读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14:45:5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读书大辞典》第426页(413字)
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
其方法是:将一张张大小尺寸相同的纸粘接成一长幅,将木棒等粘于纸幅的左端,作为轴心自左向右卷成一卷,即为卷轴装。但其形制并不完全一致,简单的有不加轴棍而径直舒卷的。
考究一些的除加轴棍外,还在纸卷的右端再粘接一张空白纸,或用丝织品裱糊于纸上,称为“褾”或“玉池”,俗称“包头”;褾头前端中间还要系上一根丝带,用来捆扎卷子;轴头挂一牌子,标明书名(或篇名)卷次等,称为“签”。
由若干卷组成的一部书还常常用“帙”或“囊”包裹在一起。
卷轴装图书一律自右向左竖行书写,一般是先书写在单张纸幅上,再依次粘接制作;也有不少是在粘接制作完成之后再书写的。卷轴装是造纸术发明后最早出现的图书装订形式,在形式上受到简策制度的很大影响,自造纸术发明到公元10世纪凡900年间的纸写本图书,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这种装订形式。
其影响一直流传至今,现代书画作品仍多采用卷轴装来装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