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价格辞典

轻重理论

书籍:新价格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2 22:15:13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價格辭典》第734页(1075字)

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关于调节商品和货币流通,控制物价的经济理论。

以《管子》轻重篇中的论述最为详细而有代性性。这种理论认为货币,谷物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反相成,不断转化的轻重关系,试图用这种关系的变化来概括商品、货币流通过程物价控制的规律。

对于万物(除谷物外的一切商品)本身的流通来说·“物藏则重,发则轻”(《管子·揆度》),“散则轻,聚则重”(《管子·国蓄》)。“重则至,轻则去“(《管子·揆度》)。这是说,如果某种商品聚藏的数量多了,相对于流通在市场上的同类商品来说,它就“重”;如果某种商品发散到市场上去,对于它的聚藏程度来说,也就“轻”了。商品的“重”和“轻”,可以表现在市场价格的高低上,“重”,价格就升高,“轻”,价格就降低。

商品的“重”“轻”,还会表现在它的流通趋向上,某种商品“重”,远地的同类商品就会输入,某种商品“轻”,本地的商品就会流出。

对于货币的流通而言,“积”(集中在国库,市场流通少)则重,“散”(市场的流通多)则轻。

货币的“重”“轻”,表现在它同万物的比价变化上,“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管子·山国轨》)。

货币集中在国库而“重”时,万物的价格就会下跌而“轻”了,反之,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增加,万物的价格就会上涨而“重”了。

对于古代社会的特殊商品谷物与万物的关系来说,“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管子·轻重乙》)。这种关系变化,与货币同万物的关系变化是相似的。

这实际上是把谷物也看作是一种货币,使之处于一般等价物的地位上。

《管子》轻重理论还认为“衡无数”(《管子·轻重乙》)。就是说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商品的价格总是处在一个由重到轻又由轻到重的运动过程之中。而国家正可以利用这种轻重关系变化,甚至人为地制造价格波动,积极调节轻重关系,来控制市场、物价,打击大商人,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地位。还可以利用和制造轻重关系变化来对其他诸侯国进行经济斗争,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压服对方。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形成的这样周密深刻又充满思辩性的轻重理论,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很突出的。秦汉以后的两千多年来,轻重理论曾被许多学者在讨论货币、商品流通时加以引证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一篇:齐抗 下一篇:轻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