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广西人民出版社漓江出版社《毛泽东大辞典》第125页(1077字)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内容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总路线基本思想的酝酿,始于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时。1955年12月6日,毛泽东在一次主题为反对右倾保守的讲话中提出,要利用休战加快建设,做到提早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各项工作均又快、又多、又好,更多、更快、更好地进到社会主义。1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按语中,提出反对右倾保守,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工业化的速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要求。毛泽东注意的中心,已由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问题转到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上来。随后,毛泽东根据周恩来、李富春的建议,把这些思想概括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1956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社论,正式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方针。1956年初,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兴起,经济建设急躁冒进的倾向有所抬头。周恩来、陈云等认为应当全面地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反对片面追求“多”、“快”的冒进。
1957年9月至10月举行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认为反冒进是吹掉了多快好省,提出要恢复这个口号。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乘风破浪》,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号召全党“鼓起革命干劲,打破一切右倾保守思想,力争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58年3月成都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当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这条总路线有这样一些基本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并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通过这些,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条总路线,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时期的指导方针,并与“大跃进”、“人民公社”一起列为“三面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