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文工团

书籍: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 更新时间:2018-09-19 07:34:04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442页(949字)

又简称“野政文工团”,全称“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部队以演剧为主的综合性文艺团体。

1947年4月由隶属华野建制的五个文工团,队在山东整编而成。总团长黄灿,副团长沈西蒙,政治指导员陈虹。团部下设业务委员会,主任李碧岩,副主任沈亚威,叶华、王啸平、缪文渭等任委员。一队由原华中野战军文工团及山东军区文工团的一个队合编而成,实力雄厚,擅演大型话剧和歌剧(翌年改为三队);二队以原华中军区军乐队为基础组成(翌年改为一队);三队为华中军区文工团,即原淮南大众剧团,以民族化、大众化着称(翌年改为二队);四队为华中军区文工团(即“娃娃剧团”),以演京剧闻名;五队即华中军区电影队。

除第五队成员是十余人外,各队均约四、五十人,全团共359人。各队正副队长依次为章洛、丁峤、洛辛、张文海、张泽、郭民、苏坤、苏里、费星等。

各队以“为战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方针,以战斗化、群众化的作风随军行动,配合当时政治任务进行宣传演出并参加战勤工作。除创作大量歌曲、编演快板、活报剧外,一队先后演出歌剧《血泪仇》、话剧《群》。

二队先后演出大型歌舞《大翻身》、花鼓灯《军属光荣》、歌曲《淮海战役组歌》、小歌剧《一样爱护他》等。三队先后演出歌剧《白毛女》、《豫北大捷》、《大翻身》,秧歌剧《要活命的只有干》,现代扬剧《护城桥下》、《立功花鼓》等。四队先后演出京剧《三打祝家庄》、《群英会》、《失空斩》、《逼上梁山》,并编演了《将相和》、《李闯王》、《大名府》等。五队创作并放映了反映现实斗争题材的幻灯片,并辅之以说唱,被战士誉为“土电影”。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创造了幻灯宣传工作的经验,总结出“边走边打边学”的一套方法;创造了文艺工作与连队工作相结合,深入火线作宣传的经验,培养锻炼了大批文艺工作人才,充分发挥了文艺的战斗作用,为革命文艺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10月,一、二、四队分别改为一、二、三团。同时将以郭民为团长的一个文工团(原三队)和由张荣甫率领的一个军乐队调出支援中原野战军。又因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故依次简称为“三野文工一团”、“三野文工二团”和“三野文工三团”。

1950年5月,一、二团合并组成剧院,三团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