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03762 中国书法理论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9册艺术》第364页(539字)

王镇远着。

黄山书社1990年7月版。48万字。

通过对中国传统书法理论的剖析展示各个时代的艺术思潮、审美趣味和批评方式。

将中国近2000年的书法理论分为4个时期:汉魏晋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的自觉期,此时的书论主要表现为对各体书法特征的描述和对创作要素的探讨,各种书法批评的范畴也渐趋成熟;隋唐五代是中国书法的成熟期,对书法的讨论从整体的印象和要求转入对细部的剖析和对创作规律的总结,重结体、重笔法,书论中儒、道、佛的思想也有较明确的体现;宋元时期是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升华期,宋代书论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要求突破成法,强调人的作用,提倡天成的创作方式,重神韵趣味,不龂断于规矩格法,元人取法晋唐,以法求变,但追求逸趣风韵的祈尚基本沿袭宋代;明清两代是书法艺术继承和求变的时期,书论表现为学古与求变两种思潮的交错与对抗。

本书着重介绍和分析那些对书法地位、特征的认识,对书法创作中主客观因素及创作过程的论述以及书法批评范畴的形成与涵意,也包括一些对具体创作方法的探讨和对具体书家、书作的评论及对前人书史的检讨。本书的材料多取自第一手资料,除书学专着外,还从各种题跋、书画录、笔记、文、尺牍中广泛搜集,对有疑问的资料作了一些辨正考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