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九册》第365页(600字)

【方源】:

方出《痧胀玉衡》卷上,名见《痧症全书》卷下。

【异名】:

三十八号噬嗑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组成】:

泽兰 香附 桃仁 苏木 独活 白蒺末 山楂 乌药

【用法】:

水煎,微温服。

【主治】:

痧症类伤寒。

【临证举例】:

痧症类伤寒 车文显次子,恶寒发热十二日,昏迷沉重,不省人事,适余至乡,延余诊之。

见其面色红黑,十指头俱青黑色。六脉洪数。皆曰新婚燕尔,症必属阴。

余曰非也。

若以阴治,一用温补热药,殆迫其死矣。夫脉洪数者,痧毒搏激于经络也;十指青黑者,痧之毒血流注也;面色红黑者,痧毒升发于头面三阳也。

及视腿弯,痧筋若隐若现,放之微有紫黑血点而己。其父素知痧患,便云此真痧也。

奈前因暗痧莫识,数饮热汤,毒血凝聚于内,放之不出,将何以救之。

余用宝花散,晚蚕沙汤冷饮之,渐醒,痧筋复现于左腿弯二条,剌出紫黑毒血如注,乃不复如前之昏迷矣。但发热身重,不能转侧,肩背多痛,用此方微服之。渐能转运,犹身热不凉,大便不速,用卜子,麦芽、枳实、大黄、紫朴、桃仁煎汤温服,便通热减,后调补三月而痊。

上一篇:匏七 下一篇:盛椹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