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丸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第639页(595字)
【方源】:
《千金》卷四。
【组成】:
干姜 芎藭 茯苓 消石 杏仁 水蛭 虻虫 桃仁 蛴螬 虫各一两 柴胡 芍药 人参 大黄 蜀椒 当归各二两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饮送下。不知,加至十丸。
【主治】:
妇人寒热羸瘦,酸消怠惰,胸中支满,肩背脊重痛,腹里坚满积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烦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烦满,手足虚热,意欲投水中,百节尽痛,心下常苦悬痛,时寒时热,恶心,涎唾喜出,每爱咸酸甜苦之物,身体或如鸡皮,月经不通,大小便苦难,食不生肌。
【方论选录】:
《千金方衍义》:干姜丸虽本《玉函》抵当丸,兼《金匮》下瘀血汤、大黄虫丸等法,而药味兼护,且用蜜丸,而所服甚少,药虽峻猛而用法最缓。虻、蛭、、螬攻血之专剂,济以消、黄、椒、姜,和以芎、归、芍药,佐以桃、杏、柴、苓,使虻、蛭等味,得寒热互击之威;助以人参壮诸药力,续续循搜,为破干血之良法。盖入伏之瘀,在人身中与元气混成一片,虽急攻之不能速去。故宜峻药缓攻,法克有济。所以治干血之方用凡居多,间用酒煎以行经络。汤则藉为前导,继之以丸可也。
上一篇:干姜丸
下一篇: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