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痃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78页(406字)
①古病名。
指杨梅疮(梅毒)发于两腿合缝处者。见《外科正宗》。其中发于左腹股沟者,称为“鱼口”;发于右腹股沟者,称为“便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性病性淋巴结肉芽肿和梅毒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该病多由于接触梅毒患者,如与梅毒患者性交、同厕、接吻、同寐等,感受邪毒(梅毒螺旋体)而发病。症见梅毒下疳出现1~2周后,一侧或二侧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肿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约豌豆大,数目较多,边界清,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或逐渐增大如鸡卵,表面皮肤颜色正常,一般不溃破,不疼痛,常持续数月。
偶尔也有患者出现红肿、灼痛,乃至破溃,溃后有脓,疮口成空壳状。治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
方用九龙丹合山甲内消散,龙胆泻肝汤等加减。见梅毒、杨梅疮条。②奇穴名。位于臀部,大转子至尾骨尖内侧二分之一段的中点外侧一横指处。
左右计2穴。主治梅毒、横痃、一切痔疾。针刺0.5~0.7寸;灸1~3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