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蝙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497页(624字)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飞,夜燕。为蝙蝠科动物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的全体。前臂长46~54毫米,颅基长约18毫米。体形较小。栖于建筑物的隙缝或树洞中。

白昼将身体挂起或伏着停息,晨昏或夜间活动。冬眠,以昆虫(主要是双翅目)为食。

分布东北等地。捕得后,去净毛、爪、内脏,风干或晒干。

味咸,性平。入肝经血分。

治久咳、疟疾、淋病、惊风、目翳、瘰疬、金疮。内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调敷。

《本草经集注》:“苋实,云实为之使。”①治久咳嗽上气,10年,20年:蝙蝠除翅,足、烧令憔,末,饮服之。(《肘后方》)。

②治久疟不止:蝙蝠7个,去头,翅,足,捣千下,丸梧子大。每服1丸,清汤下,鸣时1丸,禺中(日近午)1丸(《范汪方》)。③治小儿惊痫:入蛰蝙蝠1个,入成块朱砂9克在腹内,以新瓦合煅存性,候冷为末,空心分4服,小儿分5服,白汤下(《医学集成》)。现代临床用之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新鲜蝙蝠剥皮,去胃肠,置瓦上焙干(勿焦)研粉;另用一点红15克,鼠曲草30克(均匀干品),水煎两次,滤液合并浓缩成1:1浓度,然后加入蝙蝠粉18克,以炼蜜拌匀,调制成丸。

为1日量,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亦有用活蝙蝠一只,和适量食糖,置锅内隔水蒸取药液,每日2次分服;或用死蝙蝠置瓦上焙焦研末,再加等量葡萄糖拌匀压片,每片0.5克,每日12片(相当于1只蝙蝠),2次分服。

上一篇:蝤蛑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