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509页(1181字)
古病名。
狐惑病是因感受湿热邪毒或虚火内扰而引起的以口、眼、外阴溃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狐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该病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综合征(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类似。
湿热熏蒸:感受湿热邪毒;或素体湿盛,脾湿内蕴,郁久化热,或热病、毒痢、斑疹余毒未尽,湿热邪毒相合,蕴结脏腑,内扰外蒸。循经上扰,则口、咽、眼溃烂,循经下注则外阴溃烂,发为狐惑病。
阴虚火炎:素体阴虚,或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吐泻日久,汗下太过,伤津亡液,以致阴虚火炎,虚火循经外浮诸窍,则窍生痈疡而成本病。脾虚湿郁:素体脾虚,或汗不太过,或过用苦寒,损伤中阳,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湿郁日久,化热而成湿热毒邪,弥漫于中焦,神识被扰,诸窍受浸则发为本病。
狐惑病应与口疮、口疳、喉疳等相鉴别。这些口腔、咽喉部疾病虽有口腔、咽喉溃疡糜烂,但无外阴溃疡及眼的症状。
而狐惑病则是口、眼、外阴均有溃烂,临床易于鉴别。狐惑病属湿热熏蒸者,症见初起时或病变过程中常有发热,默默欲眠或卧起不安,食欲不振,呕恶厌食,口腔、咽喉、外阴及眼溃烂灼热,腐臭、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狐惑汤加减。
热毒炽盛的,加蒲公英,地丁,银花,连翘、板蓝根。
阴虚火炎者,症见口、咽、外阴及眼部溃烂,患处暗红疼痛,伴见午后低热,神情恍惚,烦躁不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大便积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干黄或少苔,脉细弦数。
治宜滋阴清热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脾虚湿郁者,症见口、咽、外阴溃疡、患处色淡、平塌凹陷、久不敛口,时有低热,体倦乏力,头昏沉,神情恍惚,默默欲眠,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益气健脾除湿。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而湿热内蕴者,则攻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由于狐惑病具有眼、咽喉、外阴溃烂、精神不安,神志恍惚的证候表现,与西医之白塞氏病的临床表现近似,因此有人认为,中医之狐惑病与现代医学之白塞氏病是同一疾病。但也有人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疾病。
并提出两者的不同点表现在,白塞氏病几乎都有发热,而狐惑病无发热;狐与惑两者单独存在,而白塞氏病则眼、口、生殖器溃疡同时发生;白塞氏病发于口腔,而狐惑病生于咽喉;白塞氏病反复发作无规律,而狐惑病发作有一定规律;白塞氏病无面色变化,而狐惑病有面色乍赤、乍白、乍黑之变化;狐惑病有“脓成”之结局而白塞氏病则无。所以不能将两病完全等同起来,但由于其临床表现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临床治疗上也可相互参照。中医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内服与外治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