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注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571页(782字)

①奇穴名。

位于第二掌骨中点之桡侧缘(即与手背合谷穴相对)。左右计2穴。主治虚损羸瘦、小儿注夏。《类经图翼》:“虚损注夏羸瘦,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肉间近内侧大纹半指许,外与手阳明合谷相对处,按之极酸者是穴,此同长强,各灸七壮,甚妙。”针刺0.3~0.5寸,得气时胀麻感至指尖。灸3~7壮。

②病名。注与疰通。

即疰夏。《丹溪心法》卷1:“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药。”见疰夏条。③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春夏之交所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疾病,其主症有头痛、身倦、脚软、食少、体热、消瘦、心烦等。又名疰夏。

本病因其每至夏季而发病,秋凉后常自趋痊愈,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特点。有关本病病因病机,古代医家提出有因阴虚,元气不足者;有因脾气胃气虚者;有因金水亏衰者;有因湿热内蕴者。小儿肌肤柔嫩,脾胃薄弱,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病后体虚,气阴不足,又遇夏令时节,日长暴暖,暑气熏蒸,脾胃受困,中阳不振,健运失司,易致脾胃气虚而得病;又若小儿体素阴气不足,感受暑气,夏日土火交旺,制克金水,易致肺肾阴亏而得病;夏令暑热炎盛,暑邪伤气,暑必夹湿,暑湿内伏,耗伤津气,致伤肺胃而得病。根据临床表现,临床分为脾胃气虚,肺肾阴虚、暑湿内蕴三证。

脾胃气虚者临症可见精神软弱、面色苍黄,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嗜卧身热,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软而数。治宜益气健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肺肾阴虚者临症见身热消瘦,头痛眩晕,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汗出,苔少舌红,脉沉细而散。治宜补肺滋肾,方用生脉散、地黄丸化裁使用。

暑热内蕴所致者可见身热口渴,精神烦躁,或头昏嗜卧,神疲汗出,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舌苔薄腻或兼微黄,脉数少力。治宜清暑益气、健脾化湿,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上一篇:注心痛 下一篇:注解伤寒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