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草石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690页(862字)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石蚕,石奇,白伸筋,白毛岩蚕,飞线蜈蚣。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的根茎或全草。多年生草本,高12~23厘米。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全年可采。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

或鲜用。味甘淡,性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内服:煎汤,9~15克;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临床应用:治中风口眼斜、瘫痪及气血虚弱、头痛头眩:阴石蕨干全草为末。

每次3克,泡酒服;治风湿性关节酸痛或腰背风湿痛:阴石蕨干全草120克。

浸酒1斤。频服(上出《泉州本草》);治腰肌劳损,关节酸痛:阴石蕨根茎90克。水煎服;治扭伤:阴石蕨鲜根茎去毛,捣烂,敷伤处;治咯血,荨麻疹:阴石蕨根茎9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上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肺痈:鲜阴石蕨根茎30~60克。

水煎,调冰糖服;治乳痈:鲜阴石蕨根茎适量,捣烂外敷;治带状疱疹:鲜阴石蕨根茎,捣烂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搽抹患处(上出《福建中草药》);治风火牙痛,扁桃腺炎:阴石蕨根9~13克。

水煎服(《实用中草药》);治牙龈肿痛:阴石蕨根茎9~15克(鲜者倍用)。

煎汤去渣,同蛋煮服;治横痃:鲜阴石蕨根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烂,敷患处(上出《闽东本草》)。②出《本草绘编》。

别名:地蚕,甘露子,甘露儿,宝塔菜,土虫草。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q.的块茎或全草。

多年生草本,生于湿润地或近水边。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春、秋采集。挖取块茎,洗净,晒干。味甘,性平,无毒。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内服:煎汤,全草15~30克,根30~60克,浸酒或焙干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临床应用①治风热感冒:草石蚕全草60克,煎水服;②治肺痨:草石蚕根120克,炖肺常吃(上出《贵州草药》)。

上一篇:草乌头 下一篇:草龙胆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