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983页(977字)
病名。
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动普遍亢进的疾病,也称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骨髓增生性综合征。根据本症临床上以皮肤红紫,脾肿大、头痛胀、出血倾向等主要表现属于中医“癥瘕”、“眩晕”、“血证”等范畴。
西医对本病的原因尚不明,可能与红细胞生成刺激素失调,病毒引起原红、幼红、网织红细胞增多有关,也可能是一种红细胞系列的肿瘤性疾病,全身血总量增多,血液粘度的增高,血小板增多。中医认为不外乎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因素所致。气滞血瘀,由于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滞于两胁;或忧思恚怒血气不和,皆可致瘀。瘀积日久,则胁下积块,痛有定处,且舌质暗红、脉涩、肝经实火或因肝经蕴热,或因肝阳化火,而致头痛眩晕。
血热妄行,或素体内热,或阴虚阳盛,或素嗜辛辣食物,或过服辛温之品,或肝郁化火,火热迫血妄行。本病的临床症状与红细胞数增多的程度、血管病变之有无,以及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一般症状,发作隐潜,症状多变,有时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体检时才发现,或疲乏无力、头昏、眩晕、头痛、头胀、眼花、耳鸣和手足发麻等,约半数有高血压。出血症状,皮肤瘀斑,鼻衄和齿龈出血较常见,还有颅内、子宫、肠道出血及创伤、术后大出血等;除上述症状外,常兼有肢端动脉痉挛及胃肠道症状如腹胀、嗟气、便秘,或汗出增多、体重减轻等症。肝脾肿大、皮肤粘膜呈暗红色,外观如酒醉容。实验室检查异常,容易并发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痛风、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血栓性疾病。
若气滞血瘀,症见面色暗红、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心下痞满、胁下积块、痛有定处,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弦或涩。若肝经实火,症见口苦目眩、胁痛易怒、头晕头痛、耳鸣、目赤,苔薄黄稍腻,舌质暗红,脉弦数。若血热妄行,症见心烦身热,衄、便、尿血或子宫出血,苔黄,舌质红,脉滑数。临床采取静脉放血、放射性磷(32P)放疗、骨髓抑制性药物化疗及其他治疗等。
证属气滞血瘀者,治宜活血化瘀,散积软坚,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证属肝经实火者,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证属血热者,治宜清热凉血,引血归经。方用十灰散、或回生丸、或芩连四物汤、或槐花散。热盛烦躁者加地丁、草河车,血多加丹皮、黄芩、白茅根、地榆、大黄炭、侧柏叶、生地。以及其他单方、验方、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