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35页(2646字)
病名。
①指因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出《素问·奇病论》:“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本病在《内经》又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鬲消、肺消、消中的名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消渴病医案的记载。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金匮要略》以消渴为篇名。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理。首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方剂。
并有消渴并发肺痿的论述。《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将消渴分为消渴候、渴病候、渴后虚乏候、渴利候、渴利后损候、渴利后发疮候、内消候、强中候八种类型。《千金方·消渴》认为嗜酒可导致消渴、内热消谷,“食物消作小便”,并明确提出饮食控制疗法。“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引《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消渴病也。”《太平圣惠方》:“夫三痟者,一名痟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痟中也;三则饮水随饮随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并根据消渴证候表现,并发症和预后的不同,将消渴病分为十四种证候类型进行论治。《三消论》认为三消病理系由“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所致。又说:“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虚热蒸汗,肺痿劳嗽。”提出三消的治则是“补肾水阴寒之虚,而竭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洁,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丹溪心法·消渴》中说消渴应当“养肺、降火、生血为主。”《证治要诀·消渴》:“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三消久之,精血既方。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
”《医学入门·消渴》:“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
”《医醇膹义·三消》:“上消者,……当于大队清润中,佐以渗湿化痰之品,盖火盛则痰燥,其消烁之力,皆痰为之助虐也。中消者,…痰入胃中与火相乘,为力更猛,食入即腐,易于消烁;下消者,肾病也,……急宜培养真阴,少参以清利。”西医学中糖尿病与本病基本一致,尿崩症,亦具有本病的一些特点,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治疗。消渴之发生,多因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或情志失调,郁火伤阴;或因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或因房劳过度,肾精亏损;或过服温燥药物,耗伤阴津。
消渴病变的部位虽与五脏均有关,但主要关乎肺、脾、肾三脏,尤以肾为重。而三者之间又常常互相影响。消渴病的诊断,主要以多饮、多食善饥、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消渴病须注意与口渴症和瘿病相鉴别。
口渴症系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尤为外感热病所常见,与消渴的口渴引饮类似,但这类口渴无多饮、多食、多尿并见的特点,不同于消渴病。瘿病相当于西医之甲状腺功能亢进,以情绪激动,多食善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其中多食善饥、消瘦,极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显着差别。
消渴的辨证要点一是辨年龄:本病多发于中年之后,但也有青少年罹患本病者。且年龄越小者,一般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预后较差,但并发症不如中年发病者多。
二是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大体初病以燥热为主,日久则以阴虚为主。三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消渴早期,或治疗之后,可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此时治疗应以辨病为主。
四是辨本证与并发症:一般以消渴病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再见并发症,但也有些中、老年患者,常因并发症而发现本病。消渴的治疗:肺胃燥热者,症见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尿色混黄,身体渐瘦,舌红苔少,脉滑数。治以清热生津止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玉泉丸、玉液汤、滋膵饮等。属肠燥津伤者,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引饮,大便燥结,或便闭不通,舌红少津,苔黄燥,脉实有力。治以滋阴养液,润肠通腑。
方用增液承气汤。属肝肾阴虚者,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无力,头昏耳鸣,多梦遗精,皮肤干燥,全身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养肝肾,益精补血,润燥止渴。
方用六味地黄丸并服生地黄饮子。
属阴阳两亏者,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手足心热,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面色黧黑,腰膝酸软乏力,四肢欠温,畏寒怕冷,甚则阳萎,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以温阳滋阴补肾。
方用金匮肾气丸。属脾胃气虚者,症见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治以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方用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等。属湿热中阻者,症见渴而多饮,多食善饥,或仅有饥饿感,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濡缓。治以清热化湿。
方用黄芩滑石汤。并发瘀血证者,症见消渴,舌质瘀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粗大而长,或胸中刺痛,或半身不遂,头昏耳鸣,心悸健忘多梦,脉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
方用降糖活血方。
并发痈疽,症见牙龈脓肿,久久不愈,甚则高热神昏,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
方用五味消毒饮。并发白内障、或雀目、耳聋者,治以滋补肝肾、益精补血。
方用明目地黄丸。并发劳咳,症见先病消渴,继而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用百合固金汤。
并发泄泻,症见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四肢欠温,大便溏泻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以温补脾肾。
方用理中汤或理中汤合用四神丸。
并发水肿,症见腹部胀满,四肢水肿,甚或身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以温肾化气行水。方用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并发肌体麻木,症见肌肉瘦削,肢体酸软乏力,麻木不仁,行走如履棉花之上。治以补益气血。
方用黄芪六一汤合四物汤。
并发虚脱,或益气养阴固脱,用生脉散加味;或回阳固脱,用参附汤。
见上消、中消、下消等条。②消渴病一种,以口渴,尿少为主症。
《太平圣惠方》卷53:“夫痟渴者,为虽渴而不少便也。”治同消渴病。③症状。指口渴。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