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野菊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316页(807字)

中药名。

出《日华子本草》。别名:苦薏,野山菊,路边菊,黄菊仔,野黄菊。

为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及岩香菊等的全草及根。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亦可高达120厘米。

顶部的枝通常被白色柔毛,有香气,头状花序顶生。生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及林缘。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这几种植物的花序(野菊花)亦供药用。

夏、秋间采收,晒干。

味苦辛,性寒。清热解毒。治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

《本草拾遗》:“破血,妇人腹内宿血食之。又调中止泄。

”《本草纲目》:“治痈肿,疔毒,瘰疬,目瘜。”《本草纲目拾遗》:“治咬,梅疮,天疱疮。”内服:煎汤,6~12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或塞鼻。①治疔疮:野菊花根、菖蒲根、生姜各30克。水煎,水酒对服(《医钞类编》)。②治痈疽疔毒,一切无名肿毒: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汗,以渣敷之(《孙天仁集验方》)。或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1握,共捣,入酒1碗,绞汁服,取汁,以滓敷之(《卫生简易方》)。

③治瘰疬疮肿不破者:野菊花根,捣烂煎酒服之,仍将煎过菊花根为末敷贴(《瑞竹堂经验方》)。④治天泡湿疮:野菊花根、枣木。

煎汤洗之(傅滋《医学集成》)。⑤治妇人乳痈:路边菊叶加黄糖捣烂,敷患处。⑥治蜈蚣咬伤:野菊花根,研末或捣烂敷伤口周围(上2方出《岭南草药志》)。

⑦治白喉:野菊30克,和醋糟少许,捣汁,冲开水漱口。或野菊叶和醋半匙,将野菊叶捣烂后,加白醋调匀涂在喉头(《贵州中医验方》)。⑧预防及治疗疟疾:鲜野菊揉烂,塞鼻,每天塞2小时,两鼻孔交替进行,连用3天。或用鲜野菊30克。水煎服,连服3天(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野菊全草含挥发油、蒙花甙、木犀草素的甙、矢车菊甙、菊黄质、多糖、香豆精类、野菊花内酯。挥发油中主要为莰烯、樟脑、葛缕酮等。

上一篇:野菜谱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