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杏仁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337页(398字)
中药名。
出《本草从新》。为蔷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或山杏P.armeniaca L.var.ansu Maxim.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
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干燥种子,呈扁心脏形,长1.6~2.1厘米,宽1.2~1.6厘米,顶端尖,基部圆,左右对称,种脊明显,种皮较苦杏仁为厚,淡黄棕色,自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形成纵向凹纹。
断面白色。以颗粒均匀而大、饱满肥厚、不发油者为佳。主产河北、北京、山东等地;此外,陕西、四川、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东北等地亦产。本品在江苏、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有时作巴旦杏仁使用。
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入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味甘,性平,无毒。润肺,平喘。治虚劳咳喘,肠燥便秘。
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剂。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