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一枝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页(1703字)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拾遗》。别名:蜈蚣草、乱头发、一支蒿、羽衣草。为菊科植物蓍Achillea alpina L.或西南蓍草Achillea wilsoniana(Heim.)Heim.的全草。

蓍,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有棱条,上部分枝。叶互生,长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0.7~1.5厘米,无柄,栉齿状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排列稀疏,锐尖头,有不等长的缺刻状齿牙,叶片半抱茎,两面披长柔毛,背面毛较密,开花时下部叶常枯萎。

头状花序径5~6毫 1.花枝 2.管状花和苞片米,长6~7毫米,密集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形,总苞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覆瓦状排列,周边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矩圆状,先端3浅裂,中心管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长圆形,有翼,无冠毛,长约3毫米,宽1毫米。

花期7~9月。

果期9~10月。生于林边、路旁、屋旁及山坡向阳草地。东北、华北及西北各地均有分布。

夏秋开花时采收,洗净,晒干。药用的干燥全草,多已折断,根头短,密生须根。全体被灰白色茸毛,茎上部略有分枝,表面棕黄色略紫,有顺向条纹。断面中空,内表面白色。叶稍卷缩,灰绿色或棕黄色,叶缘裂片细小如蜈蚣足。花呈半球形,枯黄棕色。

以干燥、完整、无根、无杂质者为好。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入心肝肺三经。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痞块、痈肿。

《本草纲目拾遗》:“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内服:煎汤,1.5~3克;浸酒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或泡酒涂擦;研末调敷。孕妇忌服。①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一枝蒿3克,五香血藤15克,见血飞6克,黑骨头15克,排风藤12克,红膝9克。泡酒1千克,每次服30克。

②治重伤,止痛消肿:一枝蒿6克,法半夏9克,生白芷9克。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每服0.9克。③治跌打损伤:一枝蒿30克,泡酒涂擦(以上方出《贵阳民间药草》)。④治腹中痞块:蓍叶、独蒜、穿山甲末、食盐。

同以好醋捣成饼,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保寿堂经验方》)。⑤治经闭腹痛、肿毒、蓍草叶9~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⑥治风火牙痛:一枝蒿捣绒,揉擦两太阳穴;如痛不止,再取叶含塞于牙痛处(《贵州草药》)。⑦治毒咬伤:一枝蒿、水慈姑,捣烂,或晒干研末,调淘米水敷伤口(《贵阳民间药草》)。

或用一枝蒿茎叶一握,捣烂,在患肿上部向下推,直到伤处,敷于伤口周围,并可止血。敷后可减轻疼痛(《贵阳市秘方验方》)。⑧治头风、年久头风痛:一枝蒿捣绒绞汁,滴耳心(《贵州草药》)。蓍含蓍素(Achillin)、兰香油薁(Chamazulene)、d樟脑和脱乙酰母菊素(Deacetylmatricarin)还含乌头酸、菊糖、桉叶素(Cineole)等。蓍草对试管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费氏痢疾杆菌有高度的抑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为内酯香豆精类化合物。用相当人剂量的625倍于小白无死亡(腹腔注射)。

西南蓍草,见《文山中草药》。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有纵沟纹。叶互生,长线形,长3~12厘米,2~3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有毛或光滑,基部半抱茎。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簇生于枝端,边缘舌状花雌性,白色或淡粉红色,中央管状花两性,浅黄色。瘦果扁平,无冠毛。

花期夏季。多生于高山草丛及山坡阴凉处。亦有栽培。味辛,性寒,有毒。

活血祛风,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经闭腹痛、急性乳腺炎、疔疮肿痛。

①治跌打扭伤,红肿瘀痛:鲜一枝蒿、生姜各适量,捣烂加酒炖热搽(《云南思茅中草药选》)。②治乳腺炎:鲜一枝蒿0.9克,捣烂,开水送服。

③治牙痛:一枝蒿根,米粒大放痛处(上2方出《云南中草药》)。④治外伤出血:千叶蓍(别名)适量,研粉撒布伤处(《云南中草药选》)。

孕妇禁服。本品有毒,不可过量服用,内服煎汤0.3~0.9克。

蒿 1.花枝 2.管状花和苞片

上一篇:一枝黄花 下一篇:一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