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上消化道出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250页(2294字)

病名。

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和胆道的急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原因很多,主要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化变并发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慢性胃炎、胃癌和胃粘膜脱垂等,少数可因胆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血液病、尿毒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以及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急性损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与黑便,以及由于大量失血而引起的一系列全身性症状。

中医称上消化道出血为吐血,认为其血由胃而来,从口而出,甚则倾盆盈碗。若血随呕吐而出,血色紫黯,或夹有食物残渣,亦称呕血。因上消化道出血量小或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常只引起黑便或兼有呕血,故黑便之病名应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在内。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吐血一证,多属胃疾患,本证多因胃中积热,肝郁化火,脉络瘀阻,邪逆乘胃,阳络受伤所致,是为实证。亦有劳倦过度,脾胃受伤,气不摄血,因而吐血或便血,是为虚证。

也有由于他脏病邪影响,而导致胃络受伤,引起吐血,如《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中所说:“上焦有邪则伤诸脏,脏伤血下入于胃,胃得血则闷满气逆,气逆故吐血也。”由此可见,除脾胃外,肝、心、肾、肺等脏腑之病,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胃络受伤,引起吐血的病证。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除应立即了解病史并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外,应立即查血常规、血型、红细胞压积、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浓度等。疑有肝病或血液病患者并应立即查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等,以便有助于病因诊断、病情观察及治疗上的参考。

吐血除需和咯血及鼻腔出血鉴别外,上消化道出血黑便则须排除口服生物炭、铁剂、某些中西药物(如乐得胃等)、进食动物肝脏及血物引起的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之吐血或黑便,大致有如下几个证型。一是胃中积热: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紫暗或呈咖啡色,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如漆,口臭口干,喜饮冷,舌红苔黄,脉滑数。

二是肝火犯胃:吐血鲜红或紫暗,大便色黑如漆,口苦目赤,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或有黄疸,胁痛宿疾,或见赤丝蛛缕,痞块,舌红苔黄,脉弦数。

三是脾虚不摄:吐血暗淡,大便漆黑稀溏,面色萎黄,唇甲淡白,无力,心悸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四是气血衰脱:吐血盈碗倾盆,便血量多溏黑,甚则紫红,面色唇甲苍白,心悸眩晕,烦躁口干,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神恍或昏迷,舌淡,脉细数无力或微细欲绝。

在治疗上,上消化道出血,首先在于抢救休克和止血,同时或而后查明出血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一是抢救休克,以补足循环血容量为主,可首先快速输入血浆代用品如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提高胶体渗透压,恢复有效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以使血压回升。

输血、给氧、止血在抢救休克过程中都是重要手段。中医可采用回阳固脱之法,对气微肢冷,面白唇淡,大汗淋漓,脉微欲绝患者,可艾灸回阳,用艾条施灸关元穴15分钟。

对于不需要输血之轻度、中度出血病例以及输血后维持恢复病例,和输血间歇期之病例,可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进行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如用养阴和增液注射液(生地、麦冬、玄参等)2000毫升;或用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以100毫升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以输液救阴。

对于气血衰脱,阳气暴脱之病例,使用参附青(红参、附子、青皮等)注射液100毫升加入5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快速静脉滴注;也可用枳实注射液(枳实)5~10毫升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中先进行缓缓静脉注射,以回阳固脱。二是止血,止血是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根本处理措施,一般急症止血现多主张应用中西医结合两法进行。一般紧急止血可输用新鲜全血,西药如止血敏、安络血、维生素K、对羧基苄胺、止血芳酸等。中药多使用协定处方或止血成剂,如云南白药、三七粉、十灰散、大黄醇提片(粉)、紫地合剂(紫珠草、地稔草等)、乌及散等口服药。针剂中有大黄注射液、参三七注射液、西西注射液、血宁注射液等。纤维胃镜下止血:通过胃镜进行各种急症止血措施,如喷射各种药物于出血部位、食道静脉曲张注射硬化剂止血、电凝止血、激光止血、微波止血。

消化性溃疡与糜烂性胃炎出血主要应用制酸剂和粘膜保护剂,如甲氰咪胍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可选用以上一般止血方法和胃食道窥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外,经常使用的急症止血法还有三腔管双囊、压迫止血,对中、小量出血效果较好;对大出血,可作为急症手术前的止血措施。

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反复出血不止,或有其他手术适应症者,应考虑急诊手术。中医辨证治疗在急性出血时往往不适于应用,主要是出血吐血时服汤药较困难,但只有黑便的患者和大出血(吐血)正初步被控制的患者,服用汤药对消除病因、稳定止血和改善症状有所帮助。胃中积热证:清胃泻火,降逆止血。可采用泻心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肝火犯胃证:清肝泻火,降逆止血。可采用胆泻肝汤加减。

脾虚不摄证:健脾益气,温中止血。偏脾虚者用四君子汤、归脾汤加减;偏阳虚者用黄土汤加减。气衰血脱证:益气摄血,回阳固脱。独参汤、参附汤、生脉饮加减。

严重出血患者,应禁食,绝对卧床,注意适当保暖。在急证抢救期间,要准备有止血、抗休克及进一步内窥镜检查止血和急诊手术的必要条件。要严密监护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并严密监视保持输血输液管道的通畅。对于有休克的患者均给氧气吸入。

出血停止后患者可逐渐恢复饮食,注意酸、辣、硬带壳及刺激性食物不能食用,要细嚼慢咽。注意不使用或尽量避免使用有损胃肠道粘膜之药物,以防出血再发。

止血后的患者如出现无原因心慌、烦躁、胃中不适明显、恶心感、脉搏加快、腹胀肠鸣等,要注意有无内出血情况。

上一篇:上消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