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虫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500页(385字)
中药名。
出《滇南本草》。别名:蛆、谷虫、水仙子。
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厘米,宽2~3毫米。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味咸,性寒,无毒。入脾、胃经。
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①治唇疔:五谷虫,研末,香油调敷(《本草便读》)。
②治热痢吐食,因服热药而致者:蛆,流水漂净,晒干为末。
每服3克,米饮下(《本草纲目》)。③治一切疳疾:6月取蛆,淘净,入竹筒中封之,待干研末。
每服3~6克,入麝香、米饮服之(《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