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丝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062页(1258字)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别名:天丝瓜,绵瓜,布瓜,天罗瓜,水瓜,缣瓜。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

①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一年生攀援草本,幼时全株密被柔毛,老时近于无毛。

茎长可达7~10米,圆形,常有角棱,幼茎绿色,被稀疏柔毛,卷须通常分歧,具柔毛,长4~9厘米;叶片圆心形,长8~25厘米,宽15~25厘米,掌状3~7裂,裂片常呈三角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具有刺毛,老时粗糙无毛,主脉3~7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具柄,雄花为总状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绿色,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黄色、淡黄色或近白色,呈5深裂,裂片阔倒卵形,长3~5厘米,宽2.4~4.5厘米,边缘波状;雄蕊3~5,花药2室,多弯曲似“S”形,花丝分离,基部膨大,被柔毛;子房下位,圆柱形,3室,胚珠多数,柱头3,肥厚,各2裂而外展。瓠果常下垂,长圆柱形,长18~60厘米;幼时绿带粉白色,有深绿色纵纹,老熟时成黄绿色或绿褐色;果肉内生坚韧的网状纤维。种子长方卵形而扁,黑色,边缘有翅。花期5~7月。

果期6~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②奥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内服:煎汤,9~15克(鲜者60~120克);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6克,空心下(《续本事方》)。②治痔漏脱肛: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15克。

为末,以胆、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③治肛门酒痔: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6克。④治风热腮肿: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

⑤治天疱湿疱: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上方出《本草纲目》)。

⑥治白崩:棕榈(烧灰)、丝瓜。上各等分,为细末。

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⑦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丝瓜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云》)。⑧治玉茎疮溃: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搽之(朱震亨)。

⑨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丝瓜1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⑩治下痢便血腹痛,或如脑五色者:于丝瓜1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6克,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⑾治乳汁不通: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3克、6克,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⑿治风虫牙痛: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丝瓜的果实含皂甙,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B。

奥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上一篇:圣济总录 下一篇:丝瓜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