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42页(1204字)
中药名。
见《日本本草》。别名:麻子、大麻子、火麻子。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种仁。
一年生草本,高1~3米。
茎直立,分枝,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掌状复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对生;小叶3~11,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柄长4~14厘米,有短绵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呈疏生的圆锥花序,黄绿色,花被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花丝细长;雌花丛生于叶腋,绿色,每朵花外被1卵形苞片,花被1,膜质,雌蕊1,子房圆球状,花柱分为2枝。瘦果扁卵形,长4~5毫米,有细网纹,外围包以黄褐色的苞片。
花、果期因产地不同而异,华东花期5~6月,果期6~7月;华北花期6~7月,果期8~9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本植物的根(麻根)、茎皮部纤维(麻皮)、叶(麻叶)、雄株花枝(麻花)、雌株的幼嫩果穗(麻蕡)亦供药用,见专条。秋、冬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干燥果实呈扁卵圆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表面光滑,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棕色或黑色花纹,两侧各有1条浅色棱线。一端钝尖,另端有一果柄脱落的圆形凹点。
外果皮菲薄,内果皮坚脆。绿色种皮常粘附在内果皮上,不易分离。胚乳灰白色,菲薄;子叶两片,肥厚,富油性。
气微,味淡。产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甘肃、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拣去杂质及残留外壳,取净仁。
味甘,性平,无毒。
入脾、胃、大肠经。润燥,滑肠,通淋,活血。
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神农本草经》:“补中益气”《本草纲目》:“利女人经脉,调大肠下痢;涤诸疮癞,杀虫;取汁煮粥食,止呕逆。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榨油涂。多食损血脉,滑精气,妇人多食发带疾。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①治大便不通:研麻子,以米杂为粥食之(《肘后方》)。②治五淋,小便赤少,茎中疼痛:火麻子1升,杵研,滤取汁2升,和米3合。
煮粥,着葱、椒及熟煮,空心服之(《食医心镜》)。③治呕逆:麻仁3合,熬,捣,以水研取汁,着少盐吃(《近效方》)。大麻种子含脂肪油约30%。榨出的新油,绿黄色,经久则变褐黄色;碘价为140~170,属于干性油。
油的饱和脂肪酸为4.5%~9.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约为12%,亚油酸53%,亚麻酸25%。油中含一些大麻酚。
又含植酸钙镁,含率比叶、茎、芽中多,种仁中含率可达1%。药理实验表明:火麻仁酊剂去酒精作成乳剂应用,可使正常大鼠血压显着下降。
高血压患者服5~6周,血压亦可降低,且无不良反应。国产火麻仁品种与印度产的相同,生理效用也相仿。
大麻 1.雄花序枝;2.雄花
火麻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