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61页(1829字)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
异名 山枣(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山枣子、枣(福建),山桉果(广西),五眼果、五眼睛果(云南、广西、广东)、酸枣(云南、贵州、广西),鼻子果、鼻涕果(云南、广西),花心木、醋酸果、棉麻树、啃不死(广东)。
基源 为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南酸枣的果实。南酸枣属为一单种属,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中南半岛、中国至日本。
原植物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Spondias axillaris Roxb.)。
余项参见“五眼果树皮”条。
。【生药】:采集 鲜果:冬初采收。果核:取果实堆放发酵,使果肉腐烂,然后洗净,晒干。
【化学】:
果实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n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鞣花酸(Ellagic acid)、3,3′-二甲氧基鞣花酸、柠檬酸和对苯二酚[1],还含胡萝卜甙、水杨酸、槲皮素、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2]、山柰酚-5-O-阿拉伯糖甙(Kaempferol-5-O-arabinoside)、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3-O-鼠李糖甙(Quercetin-3-O-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3-O-鼠李糖甙(Myricetin-3-O-rhamnoside)[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7;18(11):2 [2] 中草药 1989;20(3):8 [3]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7;26B(1):85
【药理】:
从南酸枣中分离出的总黄酮5.06和11.2mg/kg,ip能明显降低小鼠耗氧速度和耗氧量,显着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iv能明显对抗大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ST-T变化。表明其有对抗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和心率减慢的作用[1]。总黄酮(5.6mg/kg,iv)使CaCl2-Ach诱发小鼠房颤(扑)发生率显着减少,11.2mg/kg iv具有抗大鼠、豚鼠、家兔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2]。
南酸枣中所含的酚酸类化合物鞣花酸及3,3′-二甲氧基鞣花酸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4;15(6):25 [2] 中国药理学报 1984;5(4):251 [3] 中草药 1987;18(11):2
。【药性】:性味 酸、涩,凉。
①《广西中草药》:“酸、涩,寒。” 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平,甘。”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涩,凉。”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痛,止血,醒酒,杀虫。
主治 风毒疙瘩、疮疡,汤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食滞腹痛。 ①《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 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解毒,收敛,止痛,止血。治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
外用适量,不作内服。”
用法用量 内服:鲜果嚼食,2~3枚;果核煎汤,15~25g。外用:果核煅炭,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广西中草药》:“治食滞腹痛:南酸枣2~3枚,嚼食。”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烧伤:南酸枣树皮500~1000g,水煎4~5小时后过滤,去渣,再浓缩至500ml,加防腐剂备用。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涂药,每日1~2次,暴露创面。感染创面应除去痂皮,清洗后撒少量黄连粉,再涂此药。日1~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