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铛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218页(1197字)

【名称出处】:《吉林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旋花科黄草属植物北鱼黄草的种子。

鱼黄草属全世界约80种;中国约有16种,其中药用植物9种。

原植物 北鱼黄草 Merremia sibirica(Linn.)Hall.f.(Convolvulus sibirica Linn.),又名北茉栾藤(云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西伯利亚鱼黄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钻之灵(贵州),小瓠花(云南)。

形态 缠绕草本,植株各部分近于无毛。茎圆柱状,具细棱。

叶卵状心形,长3~13cm,宽1.7~7.5cm,顶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稍波状,侧脉7~9对,纤细,近于平行射出,近边缘弧曲向上;叶柄长2~7cm基部具小耳状假托叶。聚伞花序腋生,有3~7朵花,花序梗通常比叶柄短,有时超出叶柄,长1~6.5cm,明显具棱或狭翅;苞片小,线形;花梗长0.3~0.9cm,向上增粗;萼片椭圆形,近于相等,长0.5~0.7cm,顶端明显具钻状短尖头,无毛;花冠淡红色,钟状,长1.2~1.9cm,无毛,冠檐具三角形裂片;花药不扭曲;子房无毛,2室。

蒴果近球形,顶端圆,高5~7mm,无毛,4瓣裂。种子4或较少,黑色,椭圆状三棱形,顶端钝圆,长3~4mm,无毛。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4卷.第1分册.图版15.图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2800m的路边、田边、山地草丛或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广西西北、四川、云南、贵州。。【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打下种子,拣去杂质。

【化学】:

含多糖,由97%葡萄糖和甘露糖(1∶1)、3%半乳糖组成,种子油中含3.5%二烯酸,9.3%三烯酸。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68

【药性】:

功效 泻下,通腑,逐水。

主治 大便秘结,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吉林中草药》:“治食积腹胀:铃当子、内金各9g。共炒黑,研末,每服3g,日服2次。”

单方应用 《吉林中草药》:“治便秘:铃当子研末每服1.5g,日服1次。”

上一篇:铃兰 下一篇:铃茵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