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475页(1663字)
【名称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概况】:
异名 狗脚迹(《植物名实图考》),犬胶迹、犬胶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闽南本草》),野棉花、野棉桃(《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地棉花,八大锤、七姐妹(《江西草药》),山棉花、棉花肾、狗脚迹、红野棉花、野木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乌云盖雪(《广西中草药》),铁包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梵天花的全草。
原植物 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U.lobata L.var.sinuata Gagnep.),又名头婆(《广州植物志》)。
形态 直立亚灌木,高50~120cm。
侧枝常平展,密被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18mm;叶片纸质,叶型多样,下部的卵圆形,长2~7cm,宽1~6cm,通常3~5深裂,中央裂片倒卵形或近菱形,顶端钝,上部的叶片仅中部浅裂呈葫芦形,菱状卵形或卵形,有时分枝上的叶片不分裂,边缘有钝锯齿,表面被极疏的星状毛,背面淡灰绿色,疏被短而硬的星状毛;基出脉3~5条,通常中央1~3条具腺体。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梗长2~4mm;小苞片5,基部合生,疏被星状毛;花萼比小苞片稍长或近等长,5裂;花瓣5,淡红色,侧卵形,长1.5~2cm;雄蕊柱无毛;子房5室,花柱分枝10;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cm;分果爿5,有钩状刺和短星状毛,成熟时不开裂,但与中轴分离;种子光滑。
花期夏、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3页.图3355)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旷野、路旁或疏灌丛中。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福建、湖南。
鉴别 干燥全株长20~50cm。
茎直径3~7mm,圆柱形,棕褐色,幼枝暗绿色至灰青色;质坚硬,纤维性,木部白色,中心有髓。叶通常3~5深裂,裂片倒卵形或菱形,灰褐色至暗绿色,微被毛;幼叶卵圆形。蒴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被毛茸和倒钩刺,果皮干燥厚膜质。。
【化学】:
地上部分含杧果甙(Mangiferin)、槲皮素。
参考文献 CA 1982;96:24699t
【药性】:
性味 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微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淡、微甘,性凉。”
功效 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主治 风毒流注,痢疾,疮疡,毒蛇咬伤。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痢疾,肺热咳嗽;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主治痢疾,腹泻,疖肿,狂犬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福建中草药》:“治毒蛇咬伤:梵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洗之,以渣敷伤口。”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痢疾:梵天花10~15g。水煎服。”
食疗 《福建民间草药》:“治风毒流注:梵天花120g,羊肉250g。酌加酒水各半炖3小时服,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