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叶伽蓝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499页(1154字)
【名称出处】:《梧州中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概况】:
异名 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物名录》)。
基源 为景天科伽蓝菜属植物匙叶伽蓝菜的全草。
原植物 匙叶伽蓝菜Kalanchoe spathulata DC.[Cotyledon spathulata(DC.)Poir.]
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高30~120cm。
叶对生,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近无柄;叶片匙状长圆形,顶端钝,边缘具钝齿,下部叶长7~10cm,上部的较小。
聚伞花序,花萼绿色,4深裂,裂片三角形,长5~12mm;花冠黄色,高脚碟状,长1.5~2cm,裂片4,卵形;雄蕊8,花丝短,2轮,着生于花冠管喉部;心皮4,分离,蓇葖果。
生境与分布 栽培或野生于海边砂地或水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南部、西藏。。【生药】:
采集 春、夏、秋季均可采集,晒干或鲜用。
【化学】:
花含木栓酮(Friedelin)、蒲公英萜醇(Taraxerol),粘霉烯醇(Glutinol)、豆甾醇(stiigmasterol)、菜子甾醇(Campesterol)[1]、球松素(Pinostrobin)、谷甾醇、金粉蕨亭(Onitin)、o-Methylonitin、金粉蕨辛(Onitisin)[2]、万寿菊素(Patuletin)、槲皮素、阿魏酸、丁香酸、对香豆酸、咖啡酸[3]。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6;15(12):1999 [2] Phytochemistry 1981;20(3):530 [3] CA 1988;109:125880n
【药性】:
功效 清凉解毒。
主治 痈疮肿毒,眼热赤痛,中耳炎,烧、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g(鲜品10~15g)。
外用:捣敷或捣绞汁滴耳。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治痈疮肿毒:鲜匙叶伽蓝菜适量,捣烂外敷。” ②《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治中耳炎:鲜匙叶伽蓝菜适量,捣烂取汁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