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545页(2079字)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魁陆(《尔雅》),魁蛤、复累、瓦屋子(《说文》),蚶子(《岭表录异》),伏老(《本草图经》),血蚶、毛蛤(《山东中药》)。

基源 为蚶科蚶属动物毛蚶、魁蚶、泥蚶等蚶子,药用其肉。

原动物 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魁蚶Arca inflata Reeve泥蚶Arca granosa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别录》。李时珍曰:“按郭璞注《尔雅》云:魁陆即今之蚶也。状如小蛤而圆厚。

《临海异物志》云:蚶之大者径四寸。背上沟纹似瓦屋之垄,肉味极佳。”陈藏器曰:“蚶生海中。壳如瓦屋。

”综上,按其形态、习性,与当今之蚶相吻。

形态 毛蚶贝壳膨胀,呈长卵圆形,两壳不等,右壳稍小。背侧两端略有棱角,腹缘前端圆,后端稍延长。壳顶突出,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

表面放射肋凸出较密,共约35条左右。肋上显出方形的小结节,此种结节在左壳上尤为明显。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壳缘具有与表面放射肋相应的或深或浅的小沟。

(图见《中国动物药》.38页.图42)

生境与分布 生活于浅海的泥沙质的海底,稍有淡水流入的地方。

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魁蚶贝壳大,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稍不相等。

背部两侧略呈纯角,腹缘圆。放射肋宽,平滑,其放射肋纹42~48条,无明显的结节,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

壳面白色,被棕色表皮。(图见《中国动物药》.39页.图43) 生于浅海10m深的软混质海底。

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与南海。

泥蚶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

壳顶凸突,尖端向内卷曲,位置偏于前方。表面放射肋发达,18~21条,肋上有极显着的颗粒状结节。壳表面白色,被褐色薄皮。

生长轮脉在腹缘明显,略呈鳞片状层。

壳内面灰白色,边缘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图见《中国动物药》.39页.图44) 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并常发现于有淡水流入处。

分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

。【生药】:

采集 秋,冬至次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壳取肉。

魁蚶肉含水分82.04%,粗蛋白质15.79%,粗脂肪0.45%,灰分17.2%,糖原1.06%。每100g含维生素A元400国际单位,B200μg,B2200μg,C10mg,尼克酸2.5mg。

附贝壳含碳酸钙、有机质以及少量镁、铁、硅酸盐、硫酸盐、氯化物[2]和磷酸钙、糖原[3]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09 [2] 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84 [3]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

。【药性】:

性味 甘,温。

①《别录》:“甘,平。” ②《本草品汇精要》:“味咸、辛,温。” ③《食疗本草》:“寒。”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咸,平。”

功效 补血,温中,健胃。

主治 血虚痿痹,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

①《别录》:“主痿痹泄痢,便脓血。” ②《本草拾遗》:“治心腹冷气,腰脊冷风,利五脏,健胃。” ③《食疗本草》:“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 ④《医林纂要》:“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 ⑤《日华子本草》:“益血色。” ⑥《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使用注意 《随息居饮食谱》:“湿热盛者忌之。”

。【临床应用】:

食疗 ①《食物药用指南》:“治血虚,消化不良,痢疾:蚶肉干,焙燥黄,研为细末。每日2~3次,每次30g,米汤调服。”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食欲不振、开胃:活毛蚶适量,煮沸5~10分钟,去壳取肉,醋、姜拌食。”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蚶,味甘,气温,性亦无毒。《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甘温能益气而补中,则五脏安,胃气健,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胃健则食自消,脏暖则阳自起,气充则血自华也。”

上一篇:啄木鸟 下一篇:蚺蛇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