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儿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91页(1520字)
【名称出处】:陕西、甘肃
【概况】:
异名 江边一碗水、金边七(湖北),窝儿参,一碗水,一把伞(陕西、甘肃)。
基源 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南方山荷叶的根及根茎。
原植物 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根状茎横生。基生叶大,阔肾形,2浅裂,有长柄,盾状;茎生叶2片,有时3片,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基部深心形,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牙齿,有时呈深裂。伞房花序顶生;花白色;萼片6,早落;花瓣6,宽倒卵形,长约1cm;雄蕊6;雌蕊1,由1心皮组成,子房有5~6胚珠。
浆果球形,熟时深蓝色,径7~9mm,梗红色。有种子数个。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251页.图19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900~34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四川、云南。。【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根茎。
【化学】: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1)4.9%,山荷叶素0.1%~0.15%,苦鬼臼毒素(Picropodophyllotoxin)0.04%及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和山柰酚[1],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鬼臼毒酮(Podophyllo- toxone)[2]。
附 同属植物山荷叶(Diphylleia grayi Fr.Schmidt)的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约2.8%,山荷叶素(Diphyllin)约0.064%以及微量的β-阿朴苦鬼臼素(β-Apopicropodophyllin),还含山柰酚、槲皮素[1]。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79;14:101 [2]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谢小敏)毕业论文,1992
【药性】:
性味 《陕西中草药》:“苦,寒。有毒。”
功效 祛风湿,清热凉血,活血止痛,并有泻下作用。
主治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骨蒸劳热,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少腹结痛,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作散剂或浸酒。
外用:研粉敷。
使用注意 《陕西中草药》:“忌热物;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风湿腰腿痛:窝儿七、长春七、朱砂莲、威灵仙各9g,鬼臼4.5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腹结痛:窝儿七3g。研末,冲服,1日2次。”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痈肿疮疖:窝儿七研末,酒醋调敷局部。” ③《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毒蛇咬伤:窝儿七9g。水煎服;并将药渣捣烂,加烧酒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