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969页(4434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蛣蜣(《尔雅》),天社(《广雅》),转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车客(《本事方》),推屎虫(《孙天仁集效方》),黑牛儿、铁甲将军(李延寿),大乌壳硬虫(《普济方》),夜游将军(《纲目》),屎蜣螂(《本草原始》),滚屎虫、车屎客(《医林纂要》),牛屎虫(《苏州本产药材》),推车虫(《药材资料汇编》),大将军、触角牛(《河北药材》),铁角牛(《山西中药志》),粪球虫(《中药志》)。
基源 为金龟子科洁蜣螂属动物蜣螂;粪金龟科粪金龟属动物粪金龟;犀金黾科叉犀金龟属动物独角仙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 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innaeus,又名屎蛒螂、推粪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粪金龟Geotrupes laevistriatus Motschulsky。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Linnaeus)。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经》。《本草衍义》:“蜣螂,大小二种:一种大者胡蜣螂,身黑光,腹翼下有小黄,子随母而飞行。昼不出,夜方飞出,至人家庭户中,见灯光则来。一种小者,身黑暗,昼方飞出,夜不出,今当用胡蜣螂。”综上所述,胡蜣螂与今蜣螂相符合。
形态 屎壳郎全体宽卵圆形,黑色,略有光泽,胸下密被纤长绒毛。
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表面密被鱼鳞状皱纹,头上有一基部粗大向上收尖的角突。触角4节,前胸背板表面均匀分布细圆疣状刻纹,在中部稍后高高突出成锐形横脊。
鞘翅密布细皱纹,各有7条易辨之纵线。足短壮。雌虫头顶无角突,而呈横脊状突起。(图见《中国动物药》.154页.图167)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
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成丸。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各地。
粪金龟 体短宽,椭圆形,很光亮。体上方常有紫铜、紫蓝、铜绿至墨蓝等金属光泽。额大,被细刻点,前头呈半球形,中央有“V”字形的凹陷,后头平滑。
复眼褐色,触角赤褐色。前胸背圆而隆起,中央有短的直线凹陷,两旁略有刻点,前缘略凹,两侧缘膨出。鞘翅上有13~14条由刻点列成之直沟。
下体及脚紫褐色,疏生褐色毛。(图见《中国动物药》.155页.图168) 多栖息于牲畜粪堆下的小洞中,每堆屎下少则几个,多则达十数个。
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各地。
独角仙 体型甚大。
雄虫头部有强大双分叉角突。全体红棕色、深褐色至深黑褐色,全体光亮。
头较小,前胸背板阔大,中央有一强大而前弯的单叉角突。鞘翅长大。
腹面有光泽,被黄褐色纤毛。足发达。(图见《中国动物药》.155页.图169)成虫常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多以树叶为食。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一般于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再用炭火烘干。
蜣螂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湖北。此外,福建、广东、广西亦产。独角蜣螂产于江苏、安徽、山东、山西等地。
鉴别 蜣螂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cm,宽1.8~3cm,雄虫较雌虫稍大。
雌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mm。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雄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
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以体黑、干燥、完整者为佳。
独角蜣螂干燥雄虫虫体呈棕色或棕褐色。头顶有崛起的角状突,长约1.7~3cm,角上端2回分叉。前胸背板中央亦有一发达的二叉棘状突,长约1cm,尖端略弯向前下方。质较松脆。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含有毒成分约1%。有效物质能溶于水、乙醇及氯仿,不溶于乙醚。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84
【药理】:
①抗癌 蜣螂蛋白质具抗癌活性,对大鼠W-256肌肉型有抑制作用[1]。
②蜣螂毒素注射于小鼠后数十分钟引起痉挛死亡。iv于家兔后,血压一时性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兔肠及子宫有抑制作用。
对蟾蜍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76;39(2/3):129 [2] 刘寿山等.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820-1961,科学出版社,1963:751。
【药性】:
性味 咸,寒。
有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有毒。” ③《汤液本草》:“气寒,味酸。有毒。”
归经 《纲目》:“手、足阳明,足厥阴。”
功效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
主治 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②《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③《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④《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 ⑤《日华子本草》:“能堕胎,治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 ⑥《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 ⑦《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6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羊角、石膏。” ②《药对》:“畏羊肉。” ③《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用之。”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推车散(《本事方》)治大、小便闭,经月欲死者:推车客7个,土狗7个。
新瓦焙,研末,用虎目树南向皮,煎汁调服。 ②《孙天仁集效方》:“治膈气吐食:地牛儿2个,推屎虫1公1母。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6g,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用0.3~0.6g,吹入咽中,吐痰3~4次愈。
” ③《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骨髓炎:蜣螂虫5只,蝼蛄5只,苍耳蠹虫20条,红升片1.5g,龙脑冰片1.5g。先将前3种虫,分别烘脆研成细粉,再加入后2药同碾匀。瘘孔深者,取药粉适量,撒在极薄的桑皮纸条上,搓成药线,插入瘘孔内。疮口浅者,即以药粉撒布疮口,均每日换1次,直至疮口愈合为止。” ④《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痔疮瘘管流脓水:蜣螂虫5只,川黄连3g,炒雄黄3g,龙脑冰片1g,白及片9g。先将前3种药分别碾成极细粉,再加入冰片同碾匀,瓶贮;次将白及以清水适量煎浓汁瓶贮;同时用细料桑皮纸搓成长条状纸捻若干根,蘸透白及汁后,晒至干硬且直,贮存备用。先用探针探测瘘管的深浅,再取所制的硬桑皮纸捻1根,蘸湿白及汁,并粘满上列药粉,插入痔疮瘘管内,并将露在瘘管外之多余部分剪去。数日后瘘管即渐渐由深处至浅处脱落而生肌,可将纸捻随之逐渐退出而收口。” ⑤《中国民间草药方》:“治食道癌:蜣螂5个,蝼蛄5个,地牯牛7个,橘红30g。将药物煅制后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1日2次。” ⑥《常用验方集锦》:“治胃癌:推车虫、蜈蚣、全虫各30g,共研细末,每服3g,日2次。” ⑦《常用验方集锦》:“治麻痹性肠梗阻:蜣螂虫3只,黑白丑、菖蒲各9g。水煎服,每日1剂,服至大便通畅为止。” ⑧《常用验方集锦》:“治痔疮(肛门肿痛及下血):蜣螂1个,焙干,梅片3g,元寸9g。共研极细末,香油调和,涂患处。” ⑨《动物药验方集成》:“治高热惊风:蜣螂2只,全蝎2只,蜈蚣1条,朱砂1.5g,共研末,分2~3次服完。”
单方应用 ①《纲目》:“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1枚。杵烂,以水100ml,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 ②《鲍氏小儿方》:“治小便血淋:蜣螂研水服。” ③《纲目》:“治痔漏出水:蜣螂1枚,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 ④《医学集成》:“治大肠脱肛:蜣螂烧存性,为末,入冰片研匀,掺肛上,托之即入。” ⑤《圣惠方》:“治附骨疽及鱼眼疮:蜣螂7枚。和大麦面,烂捣封之。” ⑥《千金方》:“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死蜣螂末猪脂涂之。” ⑦《常用验方集锦》:“治多骨疽:蜣螂炙研极细末,每3g入干姜末0.5g,要细为灰面,入疮孔内,次日自有骨出,骨尽自愈。” ⑧《常用验方集锦》:“治尿血:蜣螂3g。去翅足,焙黄研为细末,用开水冲服。” ⑨《常用验方集锦》:“治大便不通:蜣螂3个(3节者佳),焙干各研为末。先服2个,2小时许,再服1个,即通。” ⑩《常用验方集锦》:“治大小便不通:蜣螂1个。阴干,砖上焙焦,研细末,用新汲水送下。
” ⑾《虫类药物临床应用》:“治泌尿系结石:蜣螂焙干研末,每次2g,每日2~3次。” ⑿浙江中医杂志 1981;(4):“治前列腺肥大:取蜣螂,研成细粉,每日3g,用开水1次送服。凡伴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气短体倦,舌苔薄白或光剥之虚证,加服补中益气汤。如面色潮红,身热喜凉,口唇干燥,舌绛、苔黄,脉弦之实证,加服龙胆泻肝汤。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蜣螂,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皆肝、胃、大肠三经风热壅盛所致,咸寒除三经之邪热,则诸症自瘳。《别录》主手足端寒、支满者,以脾胃主四肢而治中焦,脾气结滞则血液不能通行灌溉于手足,胃家热壅及大肠结实,则中焦不治而气逆支满,行三焦之壅滞则所苦减除矣。咸能软坚入肾,故又主奔豚也。” ②黄元御《长沙药解》:“蜣螂,善破癥瘕,能开燥结,《金匮》鳖甲煎丸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疟瘕,以其破癥而开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