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魂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109页(1142字)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野豇豆、老鸦花(贵州)。
基源 为萝藦科醉魂藤属植物醉魂藤的根或全株。醉魂藤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产11种,3种药用。
原植物 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Hoya alata Wall.)
形态 纤细攀援木质藤本,长达4m;茎有纵纹及二裂柔毛,老时渐落无毛。叶宽卵形,长8~15cm,宽5~8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幼嫩时两面均披微毛,老渐光滑无毛;基出脉3~5,侧脉3~4条,顶端弯曲;叶柄扁平,长2~5cm,顶端具丛生小腺体。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10~15朵;梗长1~1.5cm,被微毛;苞片和小苞片卵形,长和宽约5mm;花萼裂片卵形,长和宽约1mm,花萼内面基部有小腺体;花冠黄色、辐状,花冠筒长4~5mm,开放后成镊合状排列;副花冠5片,星芒状,从合蕊冠伸出平展于花冠上,副花冠裂片呈长舌状,可达花冠的湾曲处;花药方形,顶端具透明膜片;花粉块近方形,直立,内角顶端具三角形的薄膜边,花粉块柄短而粗,着粉腺紫色,菱形。蓇葖双生,线状披针形,长10~15cm,直径5~10mm,外果皮灰色,具纵条纹;种子宽卵形,呈褶叠状,深褐色,长约1.5cm,宽1cm,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cm。
花期4~9月,果期6月~翌年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3卷.518页.图版19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m以下山谷水旁林中荫湿处。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印度、尼泊尔也有。。【药性】:
性味 辛,平。
功效 除湿,解毒,截疟,祛风湿。
主治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风湿脚气,胎毒,疟疾。”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茎:产后虚弱。叶: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脚气:醉魂藤1条,水煎服或用全株煎水洗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胎毒:醉魂藤及花椒少许,用菜油煎后搽患处。”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疟疾:醉魂藤6g,煎鸡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