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兀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236页(874字)

【名称出处】:《中国民族药志》

【概况】:

异名 大胡子鹫(通称),黑鹰(青海)。

基源 为鹰科鬍兀鹫属动物鬍兀鹰,药用其肉。

原动物 鬍兀鹰Gypaetus barbatus(Linnaeus)及北方亚种Gypaetus barbatus(Linnaeus)hemachalanus(Hutton)

形态 额及头顶覆以淡黄色或黄白色绒状羽,眼先蜡膜生长,有长而呈黑色的刚毛,曲向嘴端,眼先上方亦具有同样的刚毛,似眉毛状;在颏与下嘴连接处也有同样刚毛,成45°角向前下方;后头及耳羽呈淡乳黄色;多少杂有黑色羽;后颈、颈侧、颏的大部分以及喉、胸、腹、胫、跗跖的羽毛和尾下覆羽均为淡的乳黄白色,前胸及上胸略带黄褐色,并有黑色纵纹,特别是上胸形成宽而不完全的胸带。背、腹及尾上覆羽呈银灰色,基部白,具黑色羽缘,轴斑白色。

飞羽黑色,稍杂银灰色,带有黑色,羽轴亦似象牙白色;尾形为较深的凸尾状。

雌鸟似雄鸟。体色随年龄变异,可分成幼年、成年、老年三种体色类型;一般说来老年头部的羽色偏浅,呈黄褐色至黄白色;年幼的头、颈几黑色,上体黑褐色,区别甚大,往往误为不同的种,实际上只是年龄之别。

成年的羽色介于上二者之间。(图见《中国民族药志》.第1卷.617页.图553)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海拔2000~4000m以上的高原和山麓。

营巢于岩壁凹处或石洞中。分布于西北及四川、西藏,偶见于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药性】:

主治 《中国民族药志》:“傣族:用肉。治体弱,消化不良。蒙古族:用肉,治体温不足,疮疖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傣族:鲜品30~60g炖服,或干品10~15g研粉单用或配方用。蒙古族:1次3~5g,1日3次,冲服。

上一篇: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