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丫苦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64页(1940字)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 三叉苦、三叉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的叶。吴茱萸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有22种以上。
原植物 三叉苦Evodia lepta(Spreng.)Merr.(Ilex lepta Spreng;Evodia triphylla Forb.et Hemsl.;Evodia pteleaefolia Merr)
历史 原为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民间药草,近年用于制造三九胃泰的主要原料之一。曾收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 灌木至小乔木,树皮青灰色或灰色,幼枝光滑无毛,有长圆形皮孔。叶对生,三数复叶,叶柄长3~10cm,叶柄基部通常略增大;小叶片纸质,长圆形,长7~12cm,宽2.5~6c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时具不规则浅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绿黄色,无毛。
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比叶短或与叶等长,花轴及花梗初时被毛,花后逐渐脱落;花4基数,细小,白色,略芳香;萼片阔卵形,4深裂;花瓣卵形至长圆形,长1.5~2mm,有腺点;雄花雄蕊4,退化子房短小,扁圆形;雌花退化雄蕊4,较花瓣短,花药存在而不发育,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短,柱头头状。成熟心皮2~5,稀为1或4,外果皮暗黄褐色至红棕色,腺点清晰可见。
种子卵形,蓝黑色,具光泽。花期3~5月,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47页.图282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丘陵平地,常见于灌木林及次生小乔木林中。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南部。
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含挥发油,油中有α-派烯、糠醛(Furfuraldehyde)。叶和根均含生物碱。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48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岭南采药录》:“苦,寒。” ②《广西中药志》:“苦、微辛,凉。” ③《云南中草药选》:“有小毒。”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 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疮疡。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毒。治跌打发热作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痒。治跌打损伤,疮疡,疟疾。
” ③《广西中药志》:“治风湿骨痛,感触痧气。” ④《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防止流感,流脑,乙型脑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虫蛇咬伤,疖肿,湿疹,皮炎,痔疮。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中草药学》:“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黄疸型肝炎:三叉苦叶9~15g,水煎服。” ②《中草药学》“治湿疹,皮炎,痔疮:三叉苦叶煎水外洗。” ③《广西中草药》:“治疗脑炎初期:三叉苦叶60g,水煎服。” ④《广西中草药》:“治外感痧气:三丫苦叶60~90g,煲水,分数次服。” ⑤《福建中草药》:“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鲜三丫苦叶30g,水煎服。”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虫蛇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 ⑦《广西中草药》:“治耳内生疖:三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 ⑧《广西中药志》:“治创伤,止血埋口:三丫苦叶适量,捣烂外敷。” ⑨《岭南草药志》:“治鼠咬伤发作,引起淋巴结肿:三丫虎叶6g,黄糖酌量,共捣烂冲滚水服,连服数次。外用黑叶荔枝肉敷患处。
连敷数次。” ⑩《岭南草药志》:“解钩吻中毒:三丫苦叶,干者用60g,鲜者酌加,煎水服。” ⑾《常用中草药手册》:“防治流感,流脑,乙型脑炎:三桠苦干叶9~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