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0页(1328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大钩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双钩藤(《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 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大叶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钩藤属全世界有30多种,中国约10种。本属亦有学者置于乌檀科(Naucleaceae)中。

原植物 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

形态 攀缘状大藤本,高12~15m。

小枝压扁,有褐色疏粗毛,每一节上有双钩,钩幼时亦有疏粗毛。叶革质,对生,卵形、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6cm,宽6~12cm,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近光滑,下面有褐黄色粗毛;托叶卵形,全缘,深2裂,裂片窄卵形。头状花序球形,单生于叶腋,开花时直径4~4.5cm;总花梗长3.5~6.5cm,有褐黄色粗毛;花淡黄色,长约1.5cm;萼管长,花萼裂片5,线状长圆形;花冠管状漏斗形,花冠裂片5,覆瓦状排列;雄蕊5枚;子房下位,纺锤形,2室。蒴果有长柄,纺锤形,长1~1.5cm,有粗毛。

花期夏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92页.图579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1470m的丘陵、山地灌丛或杂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中南半岛及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收,切段,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总生物碱约0.4%[1~3]。叶中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1)、柯诺辛碱(Corynoxine)、异柯诺辛碱B(IsocorynoxineB)、及异钩藤碱[4]

参考文献 [1] 贵州药讯 1981;(3):14:292 [2] 药物分析杂志 1988;8(5):292 [3] 中草药通讯 1977;(2):43 [4] Phytochemistry 1973;12:2795

【药理】:

本品所含钩藤碱,有降压作用,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症[1,2],还能兴奋大子宫,抑制离体肠管。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杂志 1978;58(7):408 [2] 医药工业 1978;(6):29

【药性】:

性味 甘、苦,凉。

功效 清热平肝,熄风镇惊。

主治 抽搐,高血压,神经性头痛,骨髓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不宜久煎)。

上一篇:大叶贯众 下一篇:大叶钩藤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