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叉疔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913页(1435字)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 燕尾草(《云南中草药》),蹄草、半截叶、四方台(《广西植物名录》),叉痔草(广西),飞蛾草、半边风(《贵州草药》),蝴蝶暗消、蹄暗消(贵州)。

基源 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杯叶西番莲的全草或根。

原植物 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 cupiformis Mast.(Passiflora franchetiana Hemsl.;Passtflora kwangsiensis H.L.L1;Passiflora yunnanensis Franch.)

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

茎无毛,无棱。单叶互生,坚纸质;叶柄长3~7cm,近基部具2腺体;叶片燕尾状杯形,长5~12cm,宽4~10cm,2裂,裂片长三角形,两裂片之间有1中脉延长成小尖突,先端钝或近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无毛,叶背具6~25个腺点。

聚伞花序与叶柄对生,其间具1纤细卷须;花梗被棕色毛,长2~3cm;花5至多数,白色,径1.5~2cm;萼片5,长8~10mm,卵状长椭圆形,背部近顶端有时具1腺体,或有长达1mm角状附属器,被毛;花瓣5,长7~8.5mm;副花冠由许多丝状裂片组成,排成2轮,外轮长8~9mm内轮长2~3mm;内花冠褶状,具矮花盘;雌雄蕊柄长3~5mm;雄蕊5,花丝分离;子房近球形,无柄,花柱3,分离,向上弯曲。浆果球形,紫色,无毛;种子有假种皮。

花期4月,果期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2册.529页.图890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700~2000m的路边草丛、灌丛、山间河谷石缝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广西。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贵州草药》:“温,甜、微涩。”

功效 宁心安神,除湿通络,止血,解毒。

主治 精神失常,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半身不遂,白浊,血尿,外伤出血,疔疮。 ①《贵州草药》:“解毒,止血,熄风,镇痛。治疔疮,刀斧伤出血,痧气腹胀痛,血尿,白浊,半身不遂。

” ②《云南中草药》:“养心安神,除湿活络。治风湿性心脏病。

” ③《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有健胃,行气止痛,散瘀活血,止血等功效。” ④《贵州中草药名录》:“利湿祛风,宁心安神。治精神失常,失眠,痛经,风湿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贵州草药》:“治疔疮:对叉疔药叶嚼烂,外敷患处。” ②《贵州草药》:“治刀伤斧砍流血不止:鲜对叉疔药叶适量,捣烂外敷伤处。” ③《贵州草药》:“治痧气腹胀痛,血尿及白浊:对叉疔药根15g,水煎服。” ④《贵州草药》:“治半身不遂:对叉疔药根12g,泡酒服,并可外搽。”

上一篇:发痧藤 下一篇:对马耳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