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耳蕨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913页(765字)
【名称出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对马耳蕨的全草。
原植物 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nense(Hook)J.Smith(Aspidium tsus-sinerse Hook.)
余项参见“对马耳蕨根”条。
【化学】:
根茎含异三叉蕨素BB及AB。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99
【药性】:
性味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微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各种肿毒初起,乳痈,胃痛,湿热腹痛,痢疾。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各种肿毒初起,乳痈。” 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有清热解毒之效。”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痢疾,湿热腹痛,下肢疖肿。” ④《贵州中草药名录》:“治疮毒肿痛,胃气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各种肿毒初起:对马耳蕨全草15g,水煎,冲甜酒服。” ②《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乳痈:对马耳蕨全草加通草,各适量,水煎,冲酒服。” ③《福建药物志》:“治痢疾,下肢疖肿:对马耳蕨9~15g,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上一篇:对叉疔药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