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壳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53页(599字)
【名称出处】:竹的药用价值初探
【概况】: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与牡竹属植物的竹壳。
原植物 正品竹壳一般为刚竹Phyllostachys viridis(Young)McClure(Phyllostachys sulphurea var.viridis Young);另有两种也较广泛地作竹壳应用: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yl 1ostachys 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广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is Rendle(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历史 《纲目拾遗》谓:“淡竹壳乃淡竹嫩时所苞箨解下者是。《纲目》竹条,止载慈竹箨,而淡竹略焉,不知其性能去目翳,功同熊胆,故为补之。
”
余项参见“竹茹”及“竹沥”条。。【药性】:
功效 刚竹壳:清血热,透斑疹。
主治 慈竹壳治小儿头身恶疮,吐血及狗咬伤。淡竹壳可去目翳。
上一篇:竹红菌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