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苍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22页(1026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腥藤(《全国中草药汇编》),蚂蟥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勾华、侧苋(广西)。

基源 为铁青树科赤苍藤属植物赤苍藤的全株。赤苍藤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仅1种,并入药。

原植物 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又名耳藤《《海南植物志》)。

形态 常绿藤本,长5~10m,具腋生卷须;枝纤细,绿色,有不明显的条纹。

叶纸质至厚纸质或近革质,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顶端渐尖、钝尖或突尖,稀为圆形,基部变化大,微心形、圆形、截平或宽楔形,叶上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条,稀5条,基出脉每边有侧脉2~4条,在背面凸起,网脉疏散,稍明显;叶柄长3~10cm。花排成腋生的二歧聚伞花序,长6~18cm,花序分枝及花梗均纤细,花后渐增粗,增长;花梗长0.2~0.5mm,总花梗长4~8cm;花萼筒长0.5~0.8mm,具4~5裂片;花冠白色,直径2~2.5mm,裂齿小,卵状三角形;雄蕊5枚;花盘隆起。

核果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1.5~2.5cm,直径0.8~1.2cm,全为增大成壶状的花萼筒所包围,花萼筒顶端有宿存的波状裂齿,成熟时淡红褐色,干后为黄褐色,常不规则开裂为3~5裂瓣;果梗长1.5~3cm;种子蓝紫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31页.图1061)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药性】:

性味 微苦,平。

功效 清热利尿。

主治 肝炎,尿道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肝炎,肠炎,尿道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赤苍藤12~15g。水煎服。”

上一篇:赤阳子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