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笋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61页(554字)
【名称出处】:《重庆草药》
【概况】:
基源 为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的嫩苗。
原植物 芦竹Arundo donax L.
余项参见“芦竹根”条。
【药性】:
性味 苦,寒。
《重庆草药》:“苦,寒。”
功效 清热泻火。
主治 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②《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③《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候。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60g;捣汁或熬膏。
外用:捣汁滴耳。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重庆草药》:“治中耳炎:芦竹笋捣汁加冰片,滴耳心。” ②《重庆草药》:“治肺热吐血:芦竹笋500g。捣取汁加白糖服。” ③《重庆草药》:“治用脑过度,精神失常:芦竹笋熬膏加白糖服,每服1茶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