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428页(1183字)

【名称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蓝雪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刺矶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蓝雪科小蓝雪花属植物小蓝雪花的全草。小蓝雪花属只有一种,产于中亚及中国。

原植物 小蓝雪花Plumbagella micrantha(Ledeb.)Spach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cm,全株带红色,茎直立,多分枝,无毛。

棱上疏生细小皮刺;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3~14cm,宽1~3cm,无柄,顶端渐尖,基部耳形抱茎,无毛,全缘或稀具不整齐的锯齿。花3~5朵成束生于苞叶内,组成长1~2.5cm的顶生和腋生的穗状花序,花序轴具细柔毛;苞片卵状膜质,花萼筒状,长4~5mm,具5棱,裂片5,锐三角形,有腺毛,花冠稍长于花萼,浅蓝紫色,狭钟状,具5裂片;雄蕊5;花柱5,合生,与花冠筒等长,蒴果浅黑褐色,环裂。(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93页.图454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00~3000m处的山坡、路边、谷地及荒地。

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西北部。蒙古,原苏联也有。

。【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茎叶,研末备用或鲜用。

【化学】:

叶含矶松素(雪蓝醌,Plumbagin)。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77

【药性】:

性味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效 解毒,杀虫。

主治 神经性皮炎,皮癣,头癣,手癣,足癣,疣痣。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除疣痣,蚀恶肉。”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杀虫止痒。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浸酒;或研末制成油膏涂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将鲜娃草捣烂成糊状,涂敷局部,每日2次,3~7日为1疗程。”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疣痣、恶肉:蓝雪草茎叶晒干碾末,调制成油膏涂敷。” ③《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头癣,体癣,足癣,手癣:鸡娃草60g,加95%乙醇适量,浸泡5天。外涂患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