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578页(2763字)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

异名 伏花(《开宝本草》),鸟不踏、老刺(《福建药物志》),小黄连(湖南),两面针(广西)。

基源 为茜草科刺属植物虎刺的根及茎叶。

原植物 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L.)Gaertn.f.

历史 虎刺,原名伏牛花,始载于《开宝本草》;《纲目》收载于木部。入《图经本草》虎刺。苏颂云:“伏牛花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州蜀地有之,多生川泽中,叶青细似黄蘖叶而不光,茎赤有刺,开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又睦州所生虎刺,云凌冬不凋,彼人无时采根、叶,治风肿疾。”综上所述,观《植物名实图考》伏牛花条及附图,与本种相符。

形态 多枝有刺灌木,高通常1m左右;枝屈曲,二叉分枝,被短硬毛;刺生叶柄间,硬,针状,长约1cm。叶对生有短柄,卵形,常1对较大而邻接的一对则较小,长1~2cm,通常宽1cm左右,顶端钝尖,仅下面有时被疏毛,侧脉稀疏;托叶生叶柄内,小而有三凸尖,早落。花白色,4数,有短梗,1或2朵近枝顶腋生;萼倒卵状,长约3mm,无毛,裂片小,不脱落;花冠筒状漏斗形,长约10mm,喉部有长毛;花药稍伸出,药隔宽阔;柱头4浅裂。

核果近球状,直径约5mm,鲜红色,有4个坚硬的分核。花果期4~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69页.图595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3000m山坡灌丛中或林下阴湿处。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至南部地。

。【生药】:

采集 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化学】:

根含虎刺醛(Damnacanthal)、虎刺醇、羟基虎刺醛(Juzunal)、大形虎刺醛(Majoronal)、2-苄基紫黄茜素(2-Benzylxanthopurpurin)、茜素-1-甲醚(Alizarin-1-methyl ether)及5(8)-羟基-茜素-1-甲醚。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36

【药性】:

性味 甘、苦,平。

①《图经本草》:“甘。” ②《浙江民间草药》:“甘,平。”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平,苦、甘。” ④《中药大辞典》:“苦、甘,平。”

功效 祛风利湿,活血消肿。

主治 肝炎,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①《图经本草》:“理一切肿痛风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③《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 ④《杭州药用植物志》:“治风湿痛。” 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湿,活血止痛。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中草药》:“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即虎刺)干根30g,毛天仙果干根60g,陈皮10g。水煎服。” ②《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黄肿:虎刺根30g(或连茎叶用45g),野南瓜根30g,腰子1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 ③《江西民间草药》治痞块,(肝脾肿大):绣花针根30g,甘蔗根21g。

水煎,2次分服。 ④《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黄疸:虎刺根30g,茵陈10g,水煎服。” ⑤《江西草药》:“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30g,阴行草10g,车前子15g,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

” 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10g,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6g,梵天花根15g。水煎服。” ⑦《福建中草药》:“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草干根各6~10g。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

” ⑧《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筋骨痛、腰痛:虎刺根、木防己根、五茄皮、薜荔藤各15g,青木香3g。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

”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龋齿疼痛:虎刺根120g,了哥王12g。用50%的乙醇500ml浸泡7天后,取滤液分装备用。牙痛时滴3~5滴于龋齿上,每日4~6次。” ⑩虎牛汤(国医论坛 1989;(5))治肝硬化腹水:鲜虎刺,鲜紫金牛草,蝼蛄(去头足后置新瓦上炭火焙干),研细末,装瓶密封备用;内金,生品研细末;穿山甲片,用油茶炸黄酥,取出的晒干研细末,分别装瓶备用。用法:虎刺、紫金牛各150g,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2次冲服蝼蛄粉6g,名虎牛汤1号,每日1剂,待腹水消退后,去蝼蛄,改冲服鸡内金粉6g,穿山甲粉3g,名虎牛汤Ⅱ号。连服1月以上巩固。病情危急时配合其它中西医方法抢救。

一般服药后4~6小时,即见小便增多,大便日解,1~3次稀软便。

单方应用 ①《浙江民间草药》:“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

” ②《江西民间草药》:“治风湿关节、肌肉痛:锈花针全草30~90g。酒、水各半煎2次,分服。

” ③《福建中草药》:“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60~90g。水煎服。

” ④《浙江民间草药》:“治水肿:虎刺根10~15g。水煎服。

” ⑤《浙江民间草药》:“治奶块肿硬:虎刺根30g,捣冲酒服。” 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荨麻疹:虎刺鲜根60~90g。水煎,冲黄酒服。”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跌打损伤:虎刺根15~30g,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1周。” ⑧《湖南药物志》:“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 ⑨《中草药学》:“治烫伤:虎刺根研末,外敷。”

食疗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肺痈:虎刺10g,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1剂。” ②《福建中草药》:“治肝脾肿大:绣花针鲜根30~60g,肉酌量。水炖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