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黄芪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597页(621字)
【名称出处】:《新疆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豆科岩黄芪属植物紫花岩黄芪的根。
原植物 紫花岩黄芪Hedysarum austrosibiricum B.Fedtsch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50~100cm,多分枝。
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矩圆形,托叶膜质,棕色。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近基部有2枚小苞片,披针形,萼齿5,长短不等;花冠蝶形,淡紫红色;雄蕊10,二体(9+1),花柱长,丝状,内向折曲,柱头顶生。
荚果扁,连珠状,有网纹,边缘具狭翅。花果期7~8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间草地或灌林下。分布于新疆。
。【药性】:性味 甘,温。
功效 补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体虚无力,胃口不好,大便稀,贫血,慢性肾炎,浮肿,疮疖痈疽,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谓:“产于新疆,代红芪入药。”
上一篇:岩笋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