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760页(12220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绵(《国药的药理学》),绵马贯众(《中国药典》),东绵马、东北贯众(《东北植物药图志》),毛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鳞毛蕨科绵马鳞毛蕨、蹄盖蕨科峨眉蕨、球子蕨科荚果蕨、紫萁蕨科紫萁、乌毛蕨科脊蕨及单芽狗脊蕨6种植物的根状茎。

原植物 绵马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蛾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ng[Asplenium acrostichoides Sw.;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Diels],又名蛾眉蕨贯众(《中药材手册》),亚美蹄盖蕨(《长白山植物药志》),贯众(宁夏)。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Osmunda struthiopteris L.],又名荚果蕨贯众(《中药志》)。

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又名紫萁贯众(《中药志》),贯众(《四川中药志》),高脚贯众(贵州),大贯贯(山东、江苏),黑骨(云南)。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又名狗脊贯众(《中草药学》),虾公草(《湖南药物志》),日本狗脊蕨(《台湾植物志》),儿兜(广西),大贯众(四川)。单芽狗脊蕨W.unigemmata(Makino)Nakai,又名真虾公草(《湖南药物志》)。

历史 贯众《本经》首载,列入下品。

《图经本草》云:“贯众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杆三棱,叶绿色似小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爪,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并附淄州贯众一图。而《纲目》中所述与《图经本草》相似。《植物名实图考》载:“尔雅,泺,贯众,叶圆锐茎,毛黑布地,冬不死”。

而《蜀本草》谓:“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单鸱头,疗头风之用,今所在山谷阴处有之。”历代文献对贯众的叙述很多,但都不是指蕨类植物中的一种而言,如《图经本草》与《纲目》中的记述,经考证,应为荚果蕨;而《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经考证为鳞毛蕨科的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但现今很少应用。

国内在蕨类植物中以“贯众”为名(包括局部地区应用的)据统计有50余种。而《本经》首载的贯众,因无图可考,很难确定其基源。

形态 植株高50~120cm。根状茎斜生,粗大呈木质状,连同叶柄基部密被褐棕色卵状披针形的大鳞片,长1~3cm,顶端长渐尖。

叶簇生;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和叶轴密被棕色线形至钻形鳞片;叶片革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羽片两面有纤维状鳞毛,顶部呈深裂状,基部羽片渐狭,二回深羽裂;第一回羽状裂片通常20~30对,中部羽片长10~15cm,宽2~2.5cm,裂片多达20对,密接,近长方形,顶端圆头或圆截头,边缘近全缘或顶部有浅缺刻;叶片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叶背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2~4对;囊群盖圆肾形,褐色,孢子囊有柄。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8页.图47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1200m的林下阴湿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峨眉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达90cm。

根状茎短而直立,顶端有阔披针形的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叶片草质,长约60cm,宽约20cm,渐尖头,沿叶轴、羽轴和主脉有少数棕色多细胞的短毛,二回深羽裂;下部3~4对羽片略缩短,间隔较长,中部羽片长12~14cm,宽1.5~1.8cm,羽裂几达羽轴,裂片宽3~4mm,边缘有浅圆齿;有单一的侧脉5~7对。孢子囊群狭长圆形,排列在羽片背面主脉两侧,囊群盖新月形,质厚,全缘。(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84页.图367)生于海拔1300~2500m的山谷林下或灌木丛中。

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南及陕西、宁夏、河南。

荚果蕨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达90cm。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有柄;不育叶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0~90cm,宽14~25cm,叶轴和羽轴偶有棕色柔毛,二回深羽裂;下部10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小耳形,中部羽片宽1.2~2cm,裂片边缘浅波状或顶端具圆齿;侧脉单一。

能育叶较短,直立,有粗硬较长的柄,一回羽状,纸质,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包被囊群。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叶背侧脉分枝的中部,成熟时汇合成线形;囊群膜质,白色,成熟时破裂消失。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20页.图439)生于海拔800~3000m的高山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

亚洲温带,北欧也有分布。

紫萁的主要特征在于:植株高50~80cm。根状茎粗壮,直立或斜升。叶簇生,二型,直立,幼时密被绒毛;叶柄长20~30cm,淡禾杆色,基部膨大,两侧有红棕色至褐色的翅状附属物;不育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30~50cm,宽25~40cm,顶部以下二回羽状,羽片3~5对,长圆形,以关节与叶轴相连,顶端钝或短尖,基部1对最大,其上各对渐小;小羽片5~8对,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钝锯齿;能育叶强度收缩,小羽片线形,长1~2cm,沿背面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成熟后枯萎。(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24页.图248)生于林下或溪沟边酸性土壤中。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狗脊蕨的特征在于:植株高50~120cm。根状茎短粗,直立或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0~50cm,深禾秆色,基部以上至叶轴有较小的鳞片;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0~80cm,宽25~40cm,叶轴下部被小鳞片,二回羽裂;裂片10对左右,顶部羽片急缩成羽状深裂,下部羽片长11~18cm,宽2.5~4cm,顶端渐尖,向基部略变狭,基部上侧楔形,下侧圆形或稍呈心形,羽裂或深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锐尖头,边缘有短锯齿;网状脉,有网眼1~2对,网眼外的小脉分离。孢子囊群长圆形,生于叶背主脉两侧相对的网脉上,并嵌于网眼内叶肉中;囊群盖长肾形,以外侧边生于网脉上,开向主脉。(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18页.图435)生于疏林下酸性土壤中。

分布于中国华东(除山东外),中南(除河南外)及西南。日本也有分布。

单芽狗脊蕨与狗脊蕨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轴近顶端有一个被棕色鳞片的大芽胞;叶柄基部以上和叶轴光滑。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18页.图436)生于海拔500~3000m的林下或灌木丛中。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绵马鳞毛蕨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 峨眉蕨产于北京、河南、甘肃。

荚果蕨产于北京、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

紫萁产于华东地区、四川、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

鉴别

性状 ①绵马鳞毛蕨(粗茎鳞毛蕨)长圆柱形,上下两端钝圆,有的下端较尖,略弯曲,长7~17cm,直径4~6c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有的棕黑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基及金黄色至棕黄色的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基扁圆柱形,质硬,折断面平坦,棕色,5~8个白色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

剥去叶柄基可见根茎,直径1~2c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气特异,味初淡而微带涩,渐苦而辛。

②蛾眉蕨长卵圆形,上端钝圆,下端较尖,长6~10cm,直径3~5cm;表面密被叶柄基,黑褐色。叶柄基上部宽而扁,向下渐细,两侧边缘具明显的刺状突起,基部较窄,常呈菱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分体中间两条,略呈“八”字形或近平行排列。

叶柄基部外侧生有1或3条须根,有分支。气特异,味涩而辛苦。

③荚果蕨倒卵形或圆锥形,上端圆钝,下端稍尖,不弯曲,常露出尖嘴状突起的根茎,全体长8~13cm,直径2~6cm;表面棕褐色,密被叶柄残基、须根和少量的鳞片。叶柄残基上部扁平,向下渐狭,背部隆起,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纵棱脊,质硬且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分体中柱2条,呈“八”字形排列。叶柄基部生出1~3条弯曲的须根,多分支。

气微而特异,味涩。

④紫萁圆柱形或倒卵形,弯曲,长8~19cm,直径4~7cm;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密被斜生的叶柄残基及须根,须根弯曲,较粗,分支较少,无鳞片。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具耳状翅,翅易脱落,多已不存在或呈撕裂状,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新月形或极扁的圆形,多中空,可见“U”形分体中柱。气微弱而特异,味淡而涩。

显微 ①绵马鳞毛蕨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切向延长,外壁略增厚。

近表的1~3列细胞壁薄,间隙小;皮层纤维环7~12列,黄色或棕红色,多角形;纤维内面2~4列薄壁细胞皱缩,细胞中含有条状内含物。内皮层围绕分体中柱,细胞类长方形,切向延长,凯氏点明显。

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扁圆形或类圆形,内面一对较大;木质部由管胞和木薄壁细胞组成,管胞多角形;韧皮部细胞小、多角形。基本组织细胞类圆形,含淀粉粒,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大,有的间隙中具单细胞间隙腺毛,有的腺毛含淡黄色或油滴状分泌物。

根茎及叶柄基粉末:棕黄色。 1)间隙腺毛单细胞,多破碎,完整者椭圆形,匙形或卵圆形,直径31~56μ由基部延伸似柄状,有的含黄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2)皮层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红棕色或黄色,先端渐尖,较长,纹孔、孔沟多较密。 3)厚壁细胞成群,黄色或黄棕色,类长方形,纹孔及孔沟细密。

4)鳞片细胞纤维状,淡黄色,纹孔及孔沟不易见。另有薄壁细胞、内皮层细胞、梯纹和网纹管胞、淀粉粒较多。

②荚果蕨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长方形,切向延长,有的皱缩。下皮纤维6~11列,黄色或黄棕色,多角形。内皮层围绕分体中柱,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凯氏点明显。分柱中间2个,长条形,呈“八”字形排列,木质部管胞多角形。

本品薄壁细胞含细小淀粉粒。 根茎及叶柄基粉末:棕红色。

1)下皮纤维多碎断,成束或散在,红棕色或黄色,纹孔及孔沟多不清晰。 2)鳞片细胞,纤维状或类长方形,黄色或黄棕色。3)内皮层细胞类长方形,壁波状弯曲。另外薄壁细胞、梯纹和网纹管胞、细小淀粉粒。

③紫其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延长。皮层外面为腔隙薄壁组织5~20列;皮层纤维环带厚10~23列,黄色或黄棕色,纤维多角形,壁厚,木化,孔沟不清晰,细胞中含淀粉粒并散有油滴状物;皮层薄细胞多角形,胞腔含淀粉粒。内皮层细胞不明显。分体中柱“U”字形,韧皮部细胞多角形,有分泌细胞散在,胞腔中含棕红色分泌物,木质部管胞1~5列。分体中柱凹陷的内方为6~13列纤维组成“U”字形带,两端的壁极厚,强木化,孔沟细密。

翅中有纤维群带分布。

根茎及叶柄基粉末:黄色。 1)下层纤维多碎断,成束或单个散在,一类淡黄色或红棕色,直径13~65μm,壁厚3~8μm,纹孔和孔沟稍密,末端较尖;另一类红棕色,末端钝,直径10~38μm,壁厚4~15μm,孔沟细密。

2)分枝细胞不规则长方形,直径38~60μm,长70~160μm,壁薄,分枝顶端钝圆或平截,枝与枝相连接。另有多角形薄壁细胞、梯纹和网纹管胞、淀粉粒。

理化 取样品粉末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用盐酸酸化后,用醚提取3次,每次5ml,合并醚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溶解,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为展开剂,展距13cm,先喷新配的0.5%牢固兰B盐,再喷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粗茎鳞毛蕨显4个以上斑点。(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136页.图109)

加工炮制 贯众炭取贯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时,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根茎及叶柄残基含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黄绵马酸、白绵马酸、绵马三萜(Diploptene)、异戊烯腺甙(Isopentenyladenosine)、东北贯众素乙酸酯(Dryocrassyl acetate)、东北贯众醇(Dryocrassol)、羟基何帕烷(Hydroxyhopane)、22(29)-何帕烯、17α-H-三去甲何帕酮(17α-H-Trisnorhopanone)等8种三萜成分[1~3]。还含贯众B(抗肿瘤的有效部位,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4]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93 [2] Phytochemistry 1990;29(4):1079 [3] 中草药 1993;24(1):43 [4] 中草药 1986;17(6):14

【药理】:

①抗肿瘤作用 贯众B(间苯三酚类化合物)ip56mg/kg对小ARS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p60~80mg/kg对U14宫颈癌、Lewis肺癌、MA737乳癌、P388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但ig130mg/kg对MA737乳癌、S180肉瘤及艾氏实体瘤无效。

贯众提取物(5∶200)ip80~100mg/kg对U14、S180、B22脑瘤和ARS腹水型有抑制作用。但对W256癌肉瘤、肝癌腹水型和S180腹水型无效[1]。东北贯众素ip60~70mg/kg抑制小鼠Lewis肺癌和P388白血病,药物浓度为10~100μg/ml明显抑制[3H]TdR掺入P388细胞DNA,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效应也相应增强;50~ 200μg/ml引起P388细胞DNA单链断裂,从而影响DNA合成;但除去药物后,DNA单链断裂能得到部分修复[2]

贯众间苯三酚类化合物40,60mg/kg ip可导致P388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变性肿胀,外膜溶解消失,嵴变性崩解;200μg/ml显着降低P388细胞耗氧量,表明其抑制肿瘤细胞呼吸,线粒体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一个靶细胞器[3]

②抗生育作用 5%贯众提取物sc2,3mg/kg或给药注射50mg/kg或ig10,15mg/kg具有抗小鼠早孕作用;sc15mg/kg对抗大鼠、早孕,ig500mg/kg给怀孕小鼠具有堕胎作用;ig2mg/只,连续3d,使小鼠子宫增重;成年鼠阴道涂片法也证明其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4]。贯众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稀释至13000时对家兔的离体子宫有显着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iv也引起在体子宫张力提高[5]

贯众提取物于25~35mcg/ml浓度下可引起豚鼠离体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于8.9mcg/ml仍可引起痉挛性收缩,其作用时间较持久;对于在体豚鼠子宫呈明显兴奋状态[4]。 ③抗病毒 贯众煎剂鸡胚试验在1∶104~105浓度下对流感病毒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有强烈抑制作用,贯众乙醇提取物1∶100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6]

75%贯众水煎剂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对流感病毒新甲1型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不论先感染病毒后给药治疗或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均可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关系[7]。 ④其它作用 贯众水煎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抑制作用[8]。贯众浸剂(13)体外试验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9]。贯众煎剂(1∶6)4ml/皿,浸剂(1∶6)5ml/皿,以平皿法试验表明对志贺氏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10]

贯众体外试验可驱治蛔虫、蚂蝗、蚯蚓和牛肝蛭[11,12]

毒性 贯众提取物sc小鼠LD50为420mg/kg,igLD50为670mg/kg;犬po100或200mg/kg,给药2次,间隔4d或im75或200mg/kg,连续12d天,未见主要脏器损害,高剂量偶见1例肝肾功能轻度损伤[4]。间苯三酚类化合物ip小鼠LD50为190.5±2.0mg/kg,ig LD50为853.7±92.0mg/kg[1]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6;17(6):14 [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8;2(2):150 [3]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7;3(5):291 [4] 天津医药 1980;(8):488 [5]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43;84:451,1944;86:13 [6]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0;(2):68 [7] 微生物学通报 1979;(2):20 [8]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44;88:221 [9] 中华皮肤杂志 1957;5(4):286 [10] 江西中医药 1960;(5):37 [11] 中华医学杂志 1948;34(10):437 [12] 中国畜牧兽医杂志 1956;(1):17

。【药性】:

性味 苦,凉。

①《本经》:“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苦,有毒。一《经》甘。有毒。

黄帝:咸、酸,一《经》苦。” ③《滇南本草》:“寒,咸、涩。” ④《陕西中草药》:“涩、苦,寒。有小毒。

”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④《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效 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主治 预防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痢疾,子宫出血,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湿热斑疹,肠风便血。 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②《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③《图经本草》:“止鼻衄。” 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鲠。” 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⑦《本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⑾《中药大辞典》:“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涂。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雚菌为之使。” ②《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④《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慎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大青叶、板蓝根,治流行性感冒,乙脑,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

②配紫草、生甘草,预防流感、麻疹。 ③配金樱根、车前草、瓜子金,治乳糜尿。

④配六月雪、平地木,治转氨酶增高症。

⑤配苦楝皮,治胆道蛔虫症。

⑥配黄芪、白花舌草、杖,治乙型肝炎。 ⑦配蚕砂、虎杖、桑寄生,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⑧配藿香、陈皮、荷叶,治小儿厌食症。 ⑨配黄精、野菊花、腥草,治小儿病毒性肺炎。 ⑩配棕榈炭、丹皮、旱莲草,治妇女崩漏。 ⑾配狗脊,治带下病。 ⑿配鹤虱、荆芥穗,治牙痛。 ⒀配板蓝根、茵陈、紫草,治丘疹性荨麻疹。

⒁配金银花,治流行性结膜炎。 ⒂配槟榔、榧子,治钩虫病。

⒃配蒲黄炭、槐花,治肠风下血。

方选和验方 ①至圣保命金丹(《卫生宝鉴》)治中风,口眼斜,手足亸曳,语言謇涩,四肢不举,精神昏愦,痰涎多:贯众30g,生地黄21g,大黄15g,青黛、板蓝根各9g,朱砂(研)、蒲黄、薄荷各7.5g,珠子(研)、龙脑(研)各4.5g,麝香3g(研),牛黄7.5g(研)。

上药为末和匀,蜜丸如鸡子大。每服1丸,细嚼,茶清或新汲水送下。

如病人嚼不得,用薄荷汤化下。 ②消毒饮(《仙拈集》)治大头瘟:贯众9g,葛根6g,甘草4.5g,白僵蚕3g,加黑豆10粒。

水煎服。 ③贯众散(《太平圣惠方》)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30g,鹤虱30g(纸上微炒),狼牙30g,麝香3g(细研),芜荑仁30g,龙胆30g(去芦头)。上药共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6g。

④贯众散(《普济方》)解一切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9g,骆驼峰15g,上为细末,每服9g,冷水调下。 ⑤《太平圣惠方》:“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份,每服9g,水300ml,生姜3片。煎服,日2服。” ⑥《本草汇言》:“治肠风便血,久痢下血水,妇人崩淋沥血,并积年白带:贯众一分(酒浸一日,连须并内肉,俱切碎,曝干,微炒)、黑蒲黄、丹参各减半(俱酒洗,炒)。共为末,每早晚食前白酒下。” ⑦追风散(《瑞竹堂经验方》)治牙痛:贯众、鹤虱、荆芥穗各等份。

上药咀。每服6g,加川椒50粒,用水250ml,煎至175ml,去滓,乘热漱口,吐去药。 ⑧快斑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疱疹出快肥红:贯众30g(拣,洗净,焙干),赤芍药30g,甘草15g,川升麻15g,枳壳(麸炒,去瓤)15g。上为末,每服3g,水250ml,入竹叶7片,煎至125ml,去滓温服。 ⑨贯众散(《圣济总录》)治暴吐血嗽血:贯众30g,黄连(去须)年老者15g、年少者1g。上2味捣罗为细散,每服5g,浓煎糯米饮调下。

⑩管仲汤(《万病回春》)治吐血成斗,命在须臾:管仲6g(净末),血余15g(烧灰),侧柏叶(捣汁)300ml。上药末两味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时,取出待温。入童便250ml,黄酒少许,频频温服。 ⑾经效散(《普济方》)治肠风久痢下血及鼠子痔出血、血痔:贯仲60g。

去芦头烧灰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0.4g研匀。米饮调服6g。 ⑿消食饴(《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食滞而致脾运不健的小儿厌食症:贯众250g,藿香250g,前胡120g,荷叶10张,淮山药300g,(取出100g研细过筛备用),太子参300g,白萝卜1000g。(捣绒绞汁备用)。上药文火煎熬,取两次煎液加白糖250g,继续浓缩至滴水成珠,掺入山药粉、白萝卜,停火待冷,拌以适量香料,制成饴糖块状。

每块重5g(含生药10g),每日2~3次,每次1块,年长儿可食2块,7天为1疗程。 ⒀贯青大蒜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30g,大青叶30g,大蒜30g,生石膏30g,龙胆草15g,钩藤15g,连翘15g,知母15g,明雄黄3g,甘草6g。上药加水1200ml,文火煎成600ml。

每日口服300ml,6岁以下小儿每日服200ml,分2~3次服用。 ⒁贯众黄精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小儿病毒性肺炎(早期):贯众9g,黄精9g,野菊花9g,鱼腥草15g,银花12g,杏仁9g,麻黄4.5g,甘草4.5g,生石膏4.5g。水煎服。

⒂《安徽中草药》:“预防流行性感冒:贯众、紫草各9g,石胡荽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⒃《安徽中草药》:“预防麻疹:贯众、紫草各话,生甘草6g。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天。” ⒄《安徽中草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2.8kg,板蓝根1.5kg。煎浓汁代茶饮(供100人1天饮用量)连服3~5天。” ⒅《安徽中草药》:“治乳糜尿(包括丝虫病):贯众、金樱根各15g,瓜子金、车前草各30g,水煎服。” ⒆《安徽中草药》:“治转氨酶增高症:贯众、平地木、六月雪各15g,煎服。” ⒇贯众合剂片(中草药通讯 1977;(12))预防流行性感冒:贯众、银花藤、路边菊、山芝麻各等量,压片,每片重350mg。

(21)新医药学杂志 1975;(1):“治慢性铅中毒:贯众24g,萆薢24g,党参15g,鸡血藤12g,水煎两次,使成200ml药液,每天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 (22)新中医 1983;(6):“治水痘,上感高热:贯众15g,黄芩15g,射干9g,板蓝根30g,鸭跖草30g。每日1剂,水煎2次,浓缩煎液,分2次内服。” (23)贯桑合剂(新中医 1981;(8))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贯众、蚕砂各15g,桑寄生、虎杖各20g,旱莲草30g。

每日1剂,水煎服。 (24)乙肝饮(四川中医 1988;(9))治乙型肝炎:黄芪45g,贯众、白花蛇舌草、虎杖各30g,丹参、土茯苓各24g,甘草9g。

水煎服,每日1剂。 (25)贯板茵陈汤(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9;(2))治丘疹性荨麻疹:贯众、板蓝根各30g,茵陈、紫草各15g,蚤休、紫花地丁、黄芩、丹参、生甘草各10g。

每日1剂。(26)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1;(4):“治流行性结膜炎:金银花、贯众各50g。水煎浓缩过滤,以95%乙醇提取,调整pH值为7.3,使得药液100ml,煮沸消毒,冷藏,每小时点眼1次。”(27)宫血灵(河南中医 1987;(3)治崩漏:贯众炭、生山楂各15g,炒红花10g,益母草、旱莲草、生地榆、藕节各30g,三七粉3g(另冲)。

气虚不统血者加党参、黄芪、白术炭、升麻;热象重者加黑条炭、黑栀子、黄柏炭;偏寒者加炮姜、艾叶;腹痛者加玄胡、灵脂炭;血虚重者加白芍炭、熟地炭、阿胶;若系放环出血,加二花炭、黄芩炭、败酱草、白芷。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煎,若出血量多可日服2剂,分4~6次,每4~6小时服1次,温服。 (28)江苏中医杂志 1982;(6):“治人毛滴虫感染:苦参10g,贯众12g,槟榔12g,木香6g,白芍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偏于湿热者加黄芩;偏于寒湿者加干姜、砂仁。”

单方应用 ①《本草图经》:“治鼻大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2g。” ②《濒湖集简方》:“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15g,煎酒服。” ③《海上方》:“治妇人血崩:管仲同米炒,每服6g,酒,醋下。” ④《妇人良方》:“治产妇恶露不尽,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悸汗出:贯众(醋蘸炙干)为末。每服6g,米饮调下。” ⑤《千金方》:“治漆疮:贯众,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 ⑥《多能鄙事》:“治便毒肿痛:贯众,酒服6g。” ⑦《岭南采药录》:“治火烧疮: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

【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癥瘕。

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癥之药也。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癥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④张山雷《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止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

《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

故时疫盛行,宜浸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着,不得以轻贱而忽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