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黄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57页(958字)

【概况】:

异名 红藤、赤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黄藤的茎。黄藤属全世界约115种;中国有2种,均药用。

原植物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

形态 藤本;茎连叶鞘粗3~4cm,藤干后呈褐色。基生叶不具纤鞭,茎生叶具纤鞭,全长2~3m;裂片5~60对,两列,整齐,近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45cm,宽1~2cm,先端渐尖,两面暗绿色,腹面沿脉上被疏长刺毛,背面沿中脉和边缘被短针刺毛;叶轴背面微拱圆,具单生爪状钩刺;叶柄短,腹面扁平或微凹,两侧与叶柄基部具多数小直刺;叶鞘具多数黑褐色,散生或基部连生的短针状刺和长1.5~2.3cm的薄扁刺及褐色鳞粃。

肉穗花序生于茎上部叶鞘,圆锥花序状,分枝短而密集;初生佛焰苞6~8枚,舟状,外面一枚最大,全长17~47cm,基部稍狭,顶端短尾状渐尖,其尖头长3~15cm,扁宽而略钝,苞背被黑褐色,长0.5~3.5cm,散生短针状刺或基部连合的狭扁长刺,里面的数枚渐短小,少或无刺。果球形,直径1.9~2cm,鳞片18~19纵列,每列8~9片,黄色而光亮,中央具深凹槽;种子肾状球形,长1.2cm,宽1.6cm,两侧稍扁,胚乳呈深嚼烂状,胚基生。

花期4~7月,果期10~12月。(图见《广东植物志》.第2卷.476页.图33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m以下的山谷密林或丘陵地带。

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茎:味苦,性平。”

功效 驱虫,利尿,祛风镇痛。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蛔虫,蛲虫,绦虫,小便热淋涩痛,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