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菇
书籍: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903页(729字)
【概况】:
异名 稀褶黑菇(《中国的真菌》)。
基源 为红菇科红菇属真菌黑红菇的子实体。
原植物 黑红菇Russula nigricans(Bull.)Fr.又名大黑菇、黑蘑菇、蘑菇(江苏)。
形态 单生或群生。菌盖宽9~15cm,中部下凹,成长后呈浅漏斗状,平滑,无毛,新鲜时粘,棕灰至暗灰色;菌肉白色,受伤处变红色,最后变成黑色,无辛辣味;柄短,粗壮,圆柱形,最初白色,后与菌盖同色,长4~6cm,直径2~2.8cm;菌褶凹生,白色,长短不一,稀疏或较稀,有时褶间有横脉。
孢子无色,近球形,粗糙,7~8×6~7μm;囊状体近圆柱形,稍弯曲,60~70×7~8μm。(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326页.图486)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阔叶林中地上。
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福建、贵州、陕西、云南等省区。
。【药性】: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咸,温。”
功效 参见“黑乳菇”条。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风湿性关节痛:黑红菇9g,威灵仙9g,络石藤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 《福建药物志》:“治腰腿疼,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黑红菇炼成丸剂,每丸重9g,每次1~2丸,1日2次。”